[发明专利]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4527.3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王永花;张娟;杨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5;B01J20/30;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氟聚 苯胺 固相微 萃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直径为150~200μm的金属丝前端0.5~1.5cm作工作电极,以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2)将以上电极放入电解液为苯胺-全氟辛磺酸的乙腈-水体系中;
(3)采用恒电位或恒电流法制备,其中恒电位法的合成电位为1.2V,恒电流的合成电流为0.02mA,合成时间均不超过8000秒;
(4)将经过步骤(3)所制备的萃取头在甲醇、乙腈、正己烷或二氯甲烷溶剂中浸泡;
(5)将以上步骤所得萃取头在N2保护下高温老化,老化程序为:80℃真空干燥5h,氮气保护下,125℃烘烤0.5h,升温至320℃烘烤2~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所述的全氟辛磺酸浓度为0.12-0.22M,苯胺浓度为0.1-0.2M,且全氟辛磺酸浓度需大于苯胺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恒电位时工作条件为:1.2V,采用恒电流时工作电流为:0.02mA,合成时间均不能超过8000秒。
4、一种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其特征在于金属丝前端表面为全氟辛磺酸掺杂聚苯胺涂层。
5、掺氟聚苯胺固相微萃取头在多环芳烃分析中前处理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5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缸体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用接枝改性的高分子滤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