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区进气式利用固体燃料的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4577.1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夙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夙人 |
主分类号: | F02B43/08 | 分类号: | F02B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进气式 利用 固体燃料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是一种分区进气式利用固体燃料的 内燃机。
前景技术: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张,作为石油衍生物的液体燃料如汽油, 柴油,煤油日渐稀少,而利用酒精作为替代能源又大量耗用粮食,影 响人们的基础生活,因而,利用固体燃料气化作为内燃机驱动力日益 得到重视。传统上人们是把固体燃料通过气化炉不完全燃烧后产生 CO等可燃气体,然后再将可燃气体冷却过滤,最后混入外界空气后 输入普通活塞发动机进行燃烧做功,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 因为固体燃料在气化炉不完全燃烧产生CO等可燃气体的过程中已消 耗了部分化学能量,输入普通活塞发动机进行燃烧做功时,又受内燃 机平均热效率限制,其热效率就不会太高,一般不超过15%。
目前国际上又产了煤炭循环气化联合发电的模式,即先将涡轮机 输出的压缩空气输入气化炉,对煤进行高压气化,产生的煤气与空气 混合燃烧做功,推动涡轮,输出动力,进入下一个联合循环,但由于 其动力输出涡轮的涡前温度受到材料限制,国际上最高水平不超过 1750℃,其热效率因而被限制,不能进一步提高,最高限制于27%, 往往需要利用余热加热蒸汽锅炉以进一步利用尾气余能,而余热加热 蒸汽锅炉发电的方式结构复杂,庞大,不能小型化,简单化,所以只 能用于大型电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效率 高,结构相对简单,且可以小型化的分区进气式利用固体燃料的内燃 机。
按照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区进气式利用固体燃料的内燃 机,专设空气压缩机,高压气化炉,分区进气做功缸;空气压缩机产 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一部分输入高压气化炉,一部分直接输入分区 进气做功缸,与高压气化炉来的高压燃气混合燃烧做功。
所述高压气化炉,为一高压封闭系统,内置固体燃料,接受空气 压缩机输送的压缩空气,与内部的固体燃料在高压高温下混合,进行 不完全燃烧,产生高温co气体,然后被输入分区进气做功缸。
所述分区进气做功缸,专用于接受高压气化炉产生的高温高压的 可燃气,与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混合燃烧做功输出动力,分区 进气做功缸有以下特殊结构:做功缸内设活塞,活塞与做功缸缸盖分 别设分隔板和相应的分隔槽,当分隔板插入分隔槽时,能把活塞上的 空间分成压缩空气进气区域与可燃气进气区域两个各自封闭的部分, 两部分各设相应进气阀:压缩空气进气阀,高压可燃气进气阀,分别 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压缩机与高压气化炉;分区进气做功缸有以下特殊 工作过程:当上述做功活塞在上止点附近时,分隔板插入分隔槽,两 进气阀打开,压缩空气与可燃气分别进入被分隔板隔开的不同进气区 域,两股空气在进气时互相没有接触,各自分别推动活塞下行,直至 活塞离开上止点附近时,各气阀关闭,进气过程结束,这时分隔板离 开分隔槽,活塞上的两空间,即充有压缩空气的空间和充有高压高温 可燃气的空间随即接通,两种气体立即混合燃烧,产生极高的温度和 压力,混燃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做功,发动机进入混燃做功过程,输出 动力。
当活塞被推进到达下止点附近时,做功缸所设的排气阀门打开, 活塞随即上行排气,当活塞运动回到上止点附近时,工作系统即进入 下一运动循环。
所述空气压缩机为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或者滑板式空气压 缩机。
由于高压气化炉中的固体燃烧被高压空气不完全燃烧气化,所产 生的高温高压可燃气与空气压缩机输入的压缩空气分区进入做功缸, 在分隔板分隔槽开合的控制下进一步混合燃烧,所产生的温度与压力 极大,远大于输入可燃气的温度与气压,所以本发明工作时热效率可 高达45%,对燃料的能量运用充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原理图,其中:(1)空气压缩机,(2)高 压气化炉,(3)分区进气做功缸;
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分别是分区进气做功缸各运行 状态,其中(4)可燃气进气阀,(5)压缩空气进气阀,(6)做功缸 缸盖,(7)分隔槽,(8)活塞,(9)分隔板,(10)做功缸缸体,(11) 连杆,(12)曲轴,(13)可燃气进气区域,(14)压缩空气进气区域, (15)排气阀,(17)固体燃料,(18)输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夙人,未经郭夙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发动机的节油及降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用单杆滑块配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