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虚寒型肠胃炎的膏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124.0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薛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新中医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0;A61P1/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虚寒型 肠胃炎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外用制剂,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虚寒型胃肠病的膏药。
技术背景
慢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有饮食不节、冷暖不周、服药不当,或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造成的。轻者对衣食拘谨,重者服药不停,稍不注意,就会使症状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药品主要是内服药,很少有外用的膏帖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对慢性虚寒型肠胃炎病有很好治疗作用的外用膏药。
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虚寒型肠胃炎的膏药,由由中药诃子、砂仁、豆蔻、高良姜、荜茇、半夏、木香、人参、甘草,和新型硬膏药基质松香、蜂蜡、植物油,及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脂组成;其特征在于制备慢性虚寒型肠胃炎膏药的各重量组份:诃子10-30克、砂仁10-30克、、豆蔻10-30克、高良姜10-20克、荜茇10-20克、半夏10-20、广木香10-30克、人参5-15克、甘草10-30克、松香832-858克、蜂蜡71-84克、植物油71-84克、没食子酸丙脂1-2克。
一种治疗慢性虚寒型胃肠炎的膏药,其制备方法:将诃子、砂仁、豆蔻、高良姜、荜茇、半夏、广木香、人参、甘草打成细粉、过筛;然后把松香、蜂蜡、植物油放锅内加热融化,再继续加热炼油,温度上升为320度时炼油结束,离火,撒水滴去“火毒”,“火毒”去完,侯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药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投入到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技术效果:经治慢性虚寒型胃炎132例,病程3个月-38年。显效时间:10天41例,20天84例,30天7例。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一个月35例,两个月78例,三个月19例。经治慢性肠炎57例,病程3个月-28年。显效时间:10天5例,20天49例,30天3例。症状完全消失时间:1个月12例,2个月34例,3个月11例。
技术特点:
1、本膏帖具有温经散寒,和胃止吐,理气消胀,健胃消食的功效。它不仅对慢性虚寒型肠胃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虚寒症状,同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本技术针对性强,疗效可靠,凡是坚持治疗,均可获得彻底治愈;
3、本技术治疗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诃子10克、砂仁30克、豆蔻10克、高良姜20克、荜茇10克、半夏20、广木香10克、人参15克、甘草10克、松香832克、蜂蜡84克、植物油84克、没食子酸丙脂1克;
将诃子、砂仁、豆蔻、高良姜、荜茇、半夏、广木香、人参、甘草打成细粉、过筛;然后把松香、蜂蜡、植物油放锅内加热融化,再继续加热炼油,温度上升为320度时炼油结束,离火,撒水滴去“火毒”,“火毒”去完,侯膏温降至70-80度时,将药料和没食子酸丙脂投入到膏内,搅匀,制成膏帖。
实施例2。称取诃子25克、砂仁25克、豆蔻25克、高良姜15克、荜茇15克、半夏15克、广木香20克、人参10克、甘草20克、松香846克、蜂蜡77克、植物油77克、没食子酸丙脂1.5克;制备该膏药的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称取诃子30克、砂仁10克、豆蔻30克、高良姜10克、荜茇20克、半夏10、广木香30克、人参5克、甘草30克、松香858克、蜂蜡71克、植物油71克、没食子酸丙脂2克;制备该膏药的方法,同实施例1。
上述膏药的使用方法是:慢性肠炎膏贴部位:神阙、肠俞,横结肠炎加下脘,直肠炎加天枢。慢性胃炎膏贴部位:上脘穴、胃俞和不适反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新中医学研究中心,未经合肥新中医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