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双梁腹板定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5285.X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登平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腹板 定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双梁起重机中腹板的定位 设备,该设备为腹板的焊接起到定位扶持的作用。
背景技术
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和电动双梁门式起重机,均采用主厢体梁为主体结 构,配制两头的端梁和机械传动机构及电器系统组合为成套设备。这种起重机 在工矿加工企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一般用于物流仓库、机械制造、汽车制造、 矿山、钢材货场、港口码头、造船业等行业,是不可缺少的吊装转运设备。目 前,起重机双梁的制造,多采用密积性劳动力,用全人工来铆焊成型,完全靠 慢工出细活才能勉强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在铆焊过程中,还需辅以大锤、 撬杆等工具来实施限位及校正,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双梁腹板的平整度和刚 性,产品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法无法控制双梁成型的直线度, 即盖板与腹板不成直角,也不能保证上、下盖板的截面水平度,使主厢体梁成 型产生变形扭曲,严重影响了主厢体梁的钢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产品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双梁腹板定位设备,通过该设备可以使 双梁的腹板与上盖板保持垂直定位,为实施焊接腹板与上盖板提供可靠的定 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 导轨上设有与其滚动配合的门架,两导轨间设有固定双梁上盖板的锁紧定位机 构,门架上设有固定双梁两腹板且使两腹板分别与上盖板垂直定位的定位机 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导轨10间设置的锁紧定位机构来对 双梁的上盖板51进行锁紧定位,再通过门架上的定位机构来对腹板52进行吸 附,从而使腹板52与上盖板51能始终保持垂直定位,保证了两者的垂直度, 从而使厢体梁的钢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起重机双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紧定位机构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8是锁紧定位机构中定位块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解释本发明,先对起重机的双梁结构做简单说明:
如图4所示的起重机双梁50,包括上盖板51、腹板52、轨道53、端头板、 筋板54和下盖板55,腹板52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腹板52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 筋521,具体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起重机双梁腹板定位设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10,导 轨10上设有与其滚动配合的门架20,两导轨10间设有固定双梁上盖板51的 锁紧定位机构,门架20上设有固定双梁两腹板52且使两腹板52分别与上盖 板51垂直连接的定位机构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门架20的两侧立柱21下方设有滚轮211与导 轨10构成滚动配合,滚动配合的动力由电机212提供。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30包括在门架20的两侧立柱21之 间呈铅垂方向对称设置的左、右悬架31,左、右悬架31的内侧分别设有位于 同一铅垂面内且与导轨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吸附装置,具体说,吸附装置 用来吸附双梁的两腹板52,腹板的长度方向与导轨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悬 架31的上端与门架20的上横梁22上设置的行走机构34相连,下端呈悬置状, 左、右悬架31的下端与两导轨10间设置的锁紧定位机构之间留有间隙,具体 本说就是左、右悬架31的最下端与导轨10上设置的锁紧机构之间有一定的空 隙,这是为了使门架20在导轨10上移动时,不与锁紧定位机构发生干涉。
左、右悬架31的内侧分别设有上、下平行的两组吸附装置32、33,上吸 附装置32沿左、右悬架31内侧的上、下方向平移,下吸附装置33与左、右 悬架31的内侧固定连接,左、右悬架31上的上、下吸附装置32、33的吸附 面分别位于同一铅垂面内且左、右悬架31两侧的吸附面彼此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登平,未经李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