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漏阻气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477.0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E03C1/29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漏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排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排水地漏阻气阀。
背景技术
现在楼房排水地漏多是由下水管路上面盖有网盖,这种地漏的缺点是在下水道中的气味很容易返上来,尤其是卫生间的下水地漏返上的气味很大,影响空气质量。由此市场出现了改进的地漏阻气阀,其主要由上阀盖、阀体和阀底盖组成,其特点是在阀体内上部壁上斜向固定装一个椭圆形下端带漏水孔的阻气片一,在阻气片一漏水孔端下面反方向倾斜固定装一个同形状的阻气片二,阻气片二漏水孔下面固定装一个立面与底面成90度角、立面两端与阀体内壁成封闭的阻气槽。当污水流入阻气阀中,顺着阻气片流入阻气槽中,由于阻气槽中存在着一定量的水起防止气体回串的作用,如果气体上升,又有两层阻气片阻止气体从地漏返出。这种地漏阻气阀虽能有效防止气体回串,但是其结构复杂,且对水的流量有一定的限制,不宜过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在不影响污水排出速度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气体回串的地漏阻气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气体回串的地漏阻气阀。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漏阻气阀,包括上阀盖、阀体、阀底盖,且所述阀体内安装有阻气片。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气片的形状与大小与阀体的横截面相对应。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气片的一端与阀体的内壁活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气片在常态下为打开状态;当所述阻气片承受外部压力时,其为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的内壁安装有收容腔,且其位于阻气片的下部,并位于阻气片与内壁安装点的另一侧。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这种新型的地漏阻气阀能在不影响污水排出速度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气体回串,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阻气片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阻气片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阀盖;2、阀体;3、阀底盖;4、阻气片;6、收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地漏阻气阀,包括上阀盖1、阀体2、阀底盖3和阻气装置4,传统的地漏阻气阀的阀体一般为圆形,但不排除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异形。阻气片4安装于阀体2内壁,其形状与阀体2的横截面一致,且安装后其打开状态与阀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以防止下水道中的气体返回。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阻气片4通过复位装置(未画出)与阀体2内壁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或图2,在位于阻气片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收容腔6,可容纳一定量的水。收容腔6最高部位与阻气片4和阀体2内壁连接点处的距离H,不小于阻气片4的直径,因此,当阻气片4由于承受外部压力向下闭合时,不会碰触收容腔6,实现闭合。
在常规状态下,即没有污水流过、阻气片4不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阻气片4处于打开状态,如图1;当有污水流过、阻气片4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阻气片4处于闭合状态,如图2,此时收容腔6内容纳有一定量的污水,能更有效地防止气体回串;当污水流过、阻气片4不再受外部压力,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阻气片4恢复打开状态,如图1。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这种新型的地漏阻气阀在不影响污水的排水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回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且结构简单。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磁体的制冷系统和制冷方法
- 下一篇:板簧张紧工装及板簧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