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525.6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王贻坤;夏营威;朱灵;吴晓松;李志刚;朱震;刘勇;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氧化 应激 荧光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包括有激发光源系统、光谱采集系统和光谱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激发光源系统包括近紫外光源,在近紫外光源出射光路上的滤光片和分束镜,分束镜把出射光分成参考光与激发光;
光谱采集系统包括传导光纤、光纤探头和光谱仪;传导光纤用于将参考光传输至光谱仪;光纤探头用于传导激发光至被测人体皮肤部位,收集人体皮肤因激发而产生的荧光并传输至光谱仪;光谱仪用于光谱信号的探测;
光谱信号分析处理系统用来分析处理所采集到的光谱信号,并最终获得被测对象的氧化应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紫外光源具有300nm-450nm范围的波长,可以是宽带光源或多个窄带光源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片是窄带滤光片或多个截止型滤光片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导光纤可以传输300nm-600nm的光谱信号,可以是一根光纤或多根光纤组成的光纤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探头由传导光纤和收集光纤组成,可以是多种组合形式的光纤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谱信号采集系统同时采集经皮肤组织反射和散射的光谱信号,通过组织的反射特性来确定经校正的荧光测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谱信号分析处理系统将测试对象的生物学信息,经校正的荧光测量值和组织状态相关联的模型结合以确定所述组织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的生物学信息包括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体重、是否吸烟、家族病史、皮肤的黑色素和血红素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的模型通过对多个测试对象皮肤组织的荧光特性和测试对象的皮肤组织状态进行检测,将最小二乘法、协方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组织状态的测定。
10.人体氧化应激无创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近紫外光源产生的光,经滤光片和分束镜形成两束波长相同,传播方向不同的单色光,其中一束作为激发光I1(λ),另一束作为参考光I2(λ);激发光由传导光纤传输至人体测试部位皮肤,人体测试部位皮肤组织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激发产生420nm-600nm的荧光,荧光由接收光纤采集,皮肤组织反射和散射的激发光同时也被接收光纤采集;接收光纤收集的光谱经光纤传导至光谱仪,光谱仪所测量到的信号记作Fmeas(λx,λm);参考光I2(λ)经光纤直接传导至所述的光谱仪,光谱仪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输至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5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纤维素酶制备的风味大蒜油
- 下一篇:改良型多功能离合器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