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5527.5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叶舒娅;郭熙盛;刘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尿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粮食丰产的保障。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在化肥主要是氮肥的生产和 施用中几乎同时出现一种相似的现象,即化肥的增产效率下降。究其原因在于氮 肥的利用率下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28-41%,氮肥通过挥发、淋溶、反硝化 损失,给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施肥体系将会是今 后“三高农业”及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就肥料本身来讲,必须改进肥料剂型, 用新型肥料逐步取代传统肥料。包膜肥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缓/控释肥料,也 是控制肥料养分种类最多的一类缓/控释肥料,占缓/控释肥料的95%以上。由于 氮肥的问题特别突出,因此包膜肥料以包膜氮肥为主。包膜肥料研究的关键在于 包膜材料的选择。包膜肥料的研制不仅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肥料投入 成本,而且能够减少氮肥淋失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构建可持 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成本低,制备得到的 沸石包膜尿素能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且无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酸树脂加入到氯仿中,丙烯酸树脂与氯仿的体积之比为1-2∶4, 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硼酸搅拌得粘结剂溶液,聚乙烯醇和硼酸占丙烯酸树脂的重 量比为1-5%;
(2)、将尿素筛分,取粒径大小为3-5mm的尿素颗粒;
(3)、将沸石粉末筛分,取粒径280-320目的沸石粉末;
(4)、将尿素放入包膜机中,先热风预热尿素5-10分钟,然后在尿素表面 喷上粘结剂溶液,用量为使尿素颗粒间不互相粘结为止,接着热风风干3-5分钟, 把筛分后的沸石粉末加入包膜机中,进行包膜;然后再进行喷粘结剂溶液、热风 风干、加入沸石包膜,重复操作二至三次,制得沸石包膜尿素。
所述的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和硼酸的质 量比为2∶1;所述的沸石包膜尿素的包膜质量比例为每100g的尿素包膜5-10g 沸石。
本发明所述的沸石是一种含有晶格的硅铝酸盐矿物,具有三维聚阴离子结 构,这一结构由SiO4和AlO4四面体通过氧原子链接构成,这种晶格结构可以吸 附尿素转化的铵离子,将铵离子固定和释放。
本发明的优点:
(1)、包膜材料为天然材料或易采集的物料,廉价易得,对环境无污染;
(2)、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3)、在大多数作物上一次施肥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要求,省工省力, 还可提高作物产量;
(4)、播种、施肥一次完成,不烧苗,不伤根,一般不用追加其他肥料;
(5)、氮肥损失小又供养均匀,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沸石包膜尿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酸树脂加入到盛有氯仿的反应容器中,丙烯酸树脂与氯仿的体 积之比为1-2∶4,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硼酸搅拌得粘结剂溶液,聚乙烯醇和硼酸 占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1-5%,聚乙烯醇和硼酸的质量比为2∶1;
(2)、将尿素筛分,取粒径大小为3-5mm的尿素颗粒;
(3)、将沸石粉末筛分,取粒径280-320目的沸石粉末;
(4)、调解包膜机转角为35°,将100g尿素放入包膜机中,用电吹风送出 热风预热尿素5-10分钟,然后在尿素表面喷上粘结剂溶液,用量为使尿素颗粒 间不互相粘结为止,然后热风风干3-5分钟,然后喷上粘结剂溶液,用量为使 包膜后的尿素颗粒间不互相粘结为止,把筛分后的2-5g的280-320目的沸石粉 末加入包膜机中,以60-100转/分的速度转动6-10分钟进行包膜,反复喷粘结 剂溶液、热风风干、加入沸石包膜2-3次,制得沸石包膜尿素。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沸石包膜尿素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扣环扣紧结构的心轴错位卡紧机构
- 下一篇:梯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