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高效燃气/燃油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582.4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崔运静;聂陈翰;林其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F23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高效 燃气 燃油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无焰燃烧方式的小型燃气/ 燃油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燃烧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常规 能源发展的两大方向。火焰燃烧存在一定缺陷,局部高温为NOx的生成提供了热力条 件,而NOx是燃烧排放物中污染环境的重要成分,烟气后处理成本很高,故本发明采 用了无焰燃烧技术,增设了燃烧反应器,旨在增加燃烧反应器与炉膛的辐射换热,延长 锅炉的烟气流程,降低热力NOx的排放量,提高小型燃气/燃油锅炉的热效率,减小设 备尺寸。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39296.9提出的《一种燃气或燃油锅炉》利用燃烧搅拌器 实现了无焰燃烧,需要增设蓄热体增加了成本;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22667.2提出 的《采用稀薄-无焰燃烧方式的燃气或燃油锅炉》,内部的燃烧搅拌反应器体积较小,主 要适用于单次运行时间较短的锅炉,缩短预热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无焰燃烧技术的小型高效燃气/燃油锅炉,主要由燃 烧器、燃烧反应器、炉膛、排管、水套和锅炉保温层组成,其共有特征在于:燃烧反应 器安装在炉膛内部,长度占炉膛长度的70~80%,横截面积占炉膛横截面积的60~80%, 包括燃料和配风入口、六个环形均布的旋流排烟孔、燃烧反应器底面和燃烧反应器筒体, 排管布在炉膛内燃烧反应器外,并与水套相通,燃烧反应器及排管布置形状与火焰和炉 膛适配,排管两侧空隙均不少于20厘米,锅炉排烟出口设在燃烧反应器的后面,位于 炉膛后部的中间位置,整体实现“VVV”型三回程,圆形或者方形锅炉为卧式或者立 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燃料(为燃气或者燃油)由燃烧器旋流喷入燃烧反应器内,遇 到燃烧反应器底面上的四个调向板,可改变烟气的方向,使燃烧产物或者烟气反向流至 燃料入口外围的旋流排烟孔处,部分烟气经旋流排烟孔排入炉膛内,另一部分烟气被高 速进料卷吸进入燃烧反应器,排入炉膛内的烟气速度减慢,与排管进行辐射与对流换热。 本发明中燃烧反应器筒体由耐高温材料碳化硅制成,燃烧反应器底面为耐火水泥和耐火 保温涂料。燃烧反应器内部紊流增加了气流与燃烧反应器筒体的对流换热,燃烧反应器 筒体与炉膛进行强烈的辐射换热,从而增加了炉膛与排管的辐射换热,提高了锅炉的热 效率。自燃烧器喷口到锅炉排烟出口,燃烧生成物的流道为“VVV”型三回程,流程 增长,增加了传热的时间,提高了锅炉热效率,相应地减小了设备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型高效燃气/燃油锅炉的卧式结构示意图。
1为燃烧反应器,2为锅炉排烟出口,3为排管,4为水套,5为燃烧反应器底面, 6为水管入口,7为燃烧反应器筒体,8为水管出口,9为调向板,10为燃烧器喷口, 11为燃烧器,12为旋流排烟孔,13为旋流配风口,14为燃料进口,15为锅炉保温层, 16为炉膛。
图2为本发明小型高效燃气/燃油锅炉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小型高效燃气/燃油锅炉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燃烧反应器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燃烧器11的油/气进口伸入燃烧反应器1内部2~3厘米,燃烧反应器1的燃料进 口14与燃烧器11密封配合,以防漏风漏气。在稳定燃烧状态下,燃料(为燃气或者燃 油)由燃烧器11旋流喷入燃烧反应器1内,掺混部分循环烟气,经点燃后在燃烧反应 器1内形成无焰燃烧,在燃烧反应器底面5遇到边角处的四个调向板9,燃烧产物或者 烟气反向流至燃料入口外围的旋流排烟孔12处,部分烟气经旋流排烟孔12排入炉膛 16内,另一部分烟气随着高速进料循环进入燃烧反应器,排入炉膛16内的烟气速度减 慢,与排管3进行对流换热,换热后的烟气经位于炉膛16后部的锅炉排烟出口2排出 炉外。圆形或者方形锅炉为卧式或者立式,燃烧反应器1及排管3形状与炉膛16适配, 立式布置时燃烧器11位于锅炉下部,锅炉排烟出口2位于锅炉上部,如图3所示。
水由水管入口6流入锅炉的水套4,吸收少量部分热量后流入排管3,吸收大量热 量以后水温增加到70~80C°,由水管出口8流出。锅炉保温层15用耐火砖、耐火水泥 和耐高温保温涂料砌成。水套4有效减少了锅炉保温层15向环境的散热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