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850.2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涛;田立忠;徐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袋脉喷 防爆 收尘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属除尘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煤粉制备系统粉尘治理的袋收尘器主要有反吹风式防爆袋收尘器、气箱脉冲防爆袋收尘器和高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因排放新标准对排放浓度限值的加严和煤粉制备工艺的优化改进,反吹风式防爆袋收尘器已经被逐步淘汰,新建生产线和改造项目均采用气箱脉冲防爆袋收尘器或高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气箱脉冲防爆袋收尘器是高压分室离线清灰型防爆袋收尘器,已广泛用于水泥、电力、冶金行业的煤粉制备系统。其主要结构和性能特点:①采用外滤式,设计过滤风速1.0~1.2m/min,设备钢耗较低;②能处理低于1000g/m3高浓度含尘气体,无论是与立式磨还是与风扫磨配套都只要一级收尘;③采用高压分室离线脉冲清灰,清灰压力为0.5~0.7MPa,清灰动能大,比反吹风式清灰彻底。④采用倾斜的导流板作为均风预收尘装置,有一定的预收尘效果。⑤采用防爆锁式泄压防爆装置,防爆和密封性能较好。⑥排放浓度低于50mg/N m3。高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也广泛用于水泥、电力、冶金行业的煤粉制备系统。其主要结构和性能特点:①采用外滤式,设计过滤风速1.0~1.2m/min,设备钢耗较低;②能处理低于1000g/m3高浓度含尘气体,只需一级收尘;③采用高压行脉喷在线清灰,清灰压力为0.5~0.7MPa,清灰动能大。④采用导流板作为均风预收尘装置,有一定的预收尘效果。⑤采用重锤式泄压防爆装置,防爆密封性能一般。⑥排放浓度低于50mg/N m3。
上述两种收尘器均存在以下缺陷:①选用的滤袋为短袋,长度一般在3250mm以下,大多为2450mm~3050mm之间,没有充分发挥脉喷清灰的优势,且使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②采用倾斜的导流板作为均风预收尘装置,所有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先经导流板和烟道的阻挡后通过袋室底部进行气流分布,经滤袋过滤后再进入净气室,这样会造成收尘器袋室内的气体上升速度过大,收尘器的阻力增大,再加上采用直角脉冲阀也增大压力损失,气箱脉冲防爆袋收尘器在处理高浓度废气时的阻力在1470Pa~2000Pa之间,高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在处理高浓度废气时一般在1300Pa~1800Pa之间。另外,因含尘气体从滤袋底部通过会造成袋底的磨损,气流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滤袋磨损的不均匀,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③两种设备配备的泄压防爆装置均是单层卸压结构,存在泄爆压力难控制、密封性能不好、漏风率高、密封胶条容易被门沿割坏、在发生卸压后不能及时恢复到原处、保温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低阻、高效,能够低压脉喷清灰和密封、保温、防燃防爆性能好的长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袋脉喷防爆袋收尘器,包括设在箱体下方的灰斗,设置在箱体内由墙板、袋笼、滤袋和室隔板构成的多个袋室,由花板与箱体顶端之间形成的净气室及由风道隔板构成的进风道和出风道,倾斜设置在风道内的导流板,设置在袋室下部的由焊接在除尘器正墙板上的防爆门门座壳体、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在除尘器正墙板上的防爆门门盖和通过压杆设置在门盖外侧下部处的配重锤构成的卸压防爆装置,以及由脉冲阀、气包、气管、喷吹管和喷嘴构成的喷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内靠近袋室的侧墙板设置成栅格板,即在导流板下方的侧墙板部位处设置纵横交错的长条形栅格孔,该长条形栅格孔的纵向中心线与两排滤袋间的正中线对应。
上述卸压防爆装置中防爆门的门盖四周设有折边,折边内的门盖底端相对应的设有挡板,与折边形成凹槽,凹槽内嵌入方形胶条;门盖的底端由横向和纵向均设的加强筋与封板连接,门盖与封板之间敷设有保温材料;门座壳体的门沿上粘结一圈与门盖四边凹槽内嵌入的方形胶条匹配结合的倒“U”型胶条;门座壳体的内法兰框上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固定有防爆膜片。
上述喷吹系统中的脉冲阀为淹没式脉冲阀,气包为圆柱形筒体;气管与喷吹管之间由套管连接,喷吹管的前端和尾部分别设有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