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6410.9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B04C5/26;B04C5/185;B04C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旋风 除尘 装置 | ||
1.一种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包括相互串接的一、二级旋风分离器(1、2),以及分别与一、二级旋风分离器(1、2)上的第一和第二出尘口(103、203)相连的一、二级集尘桶(3、4);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集尘桶(4)位于一级集尘桶(3)内,且该二级集尘桶(4)的桶体底部设有可直接通过负压分离的底盖(5),当吸尘器工作时,该底盖(5)与桶体吸合以储灰,而吸尘器不工作时,该底盖(5)与桶体分开使灰尘落入一级集尘桶(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二级旋风分离器(1、2)横向并排固定在中板(6)上,而该中板(6)固定在一级集尘桶(3)的桶体上部,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第一、第二出尘口(103、203)的第一、第二落灰口(601、602);所述二级集尘桶(4)则位于一级集尘桶(3)内,且二级集尘桶(4)的桶体上部与中板(6)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呈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集尘桶(3)内固定有同底盖(5)配合的底盖导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周缘设有若干导向槽(501),而所述底盖导向机构为一柱状的导向罩(7),导向罩(7)上设有与导向槽(501)配合以限制底盖(5)作纵向运动的导向凸筋(7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罩(7)的主体是由若干直边条(71)与若干环形边条(72)围成的非封闭式栅格状罩体,所述导向凸筋(701)成型于所述直边条(7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中心还固定有定位柱体(73),该定位柱体(73)与固定在底盖(5)底部的定位圈(51)相配合以对底盖(5)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1)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所述第一出尘口(103),而其内部设有通过第一锥形过滤网罩(104)相互连通的第一旋风腔和第一出风腔,所述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出尘口(103)均与第一旋风腔相通,而第一出风口(102)则与第一出风腔相通;同样,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上开有第二进风口(201)、第二出风口(202)和所述第二出尘口(203),而其内部设有经第二锥形过滤网罩(204)相互连通的第二旋风腔和第二出风腔,所述第二进风口(201)和第二出尘口(203)与第二旋风腔相通,而第二出风口(202)则与第二出风腔相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经导风管(10)与第二进风口相连(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6)上安装有真空电机(8)及海帕过滤器(9),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上的第二出风口(202)经所述海帕过滤器(9)而与真空电机(8)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1)上朝内延伸有一段第一弧形引导隔板(105),并且该第一弧形引导隔板(105)的前端至一级旋风分离器(1)内壁的水平垂直长度L1大于一级旋风分离器(1)的半径R1;同样所述第二进风口(201)上朝内延伸有一段第二弧形引导隔板(205),并且该第二弧形引导隔板(205)的前端至二级旋风分离器(2)内壁的水平垂直长度L2大于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半径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4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医用电子体温仪
- 下一篇:工程塑料人孔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