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6414.7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平;郑晨丰;彭强;邢秋菊;姚振海;于晖;熊宝存;况丽敏;刘青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0 | 分类号: | C07F5/00;C07D213/79;C07D213/803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金属 白屈菜 氨酸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屈菜氨酸,英文名2,6-dicarboxy-4-hydroxypyridine或chelidamic acid,作为一种经典的多齿、多点配位有机配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具有光谱学、药物学和生物无机学研究价值的新型配合物材料的合成与研究,它是一个灵活多变的配体,具有多种配位方式,它能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诸如立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磁性、光谱学研究以及反应机理、酚基吡啶配体的反应研究等科学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地研究金属白屈菜氨酸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不仅能在配位化学领域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新颖的结构模型,更能在光学元件开发、仿生技术、生物无机和药物研制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化合物合成的产率较高,纯度也很高以及重复性好,使得其适合扩大化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目标化合物为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其化学式为,[La(C7H2NO5)·4H2O]n,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No.14),单胞参数为a=9.4~10.4,b=7.0~8.0,c=15.0~16.0,α=89~91,β=100~110,γ=89~91°,Z=4。
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镧,白屈菜氨酸按照1∶1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盛有10毫升蒸馏水的体积为25毫升的高压釜中,然后恒温在413K烧3天,最后在3天内把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得到黄色柱状晶体为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产率为75-85%。
本发明所述的稀土金属镧白屈菜氨酸配合物可应用于荧光材料。
本发明具体反应式为:
nC7H5NO5(白屈菜氨酸)+n LaCl3+4.0n H2O→[La(C7H2NO5)·4H2O]n+3.0n HCl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其荧光强度较大,峰比较宽,其发射峰的位置在451nm,激发峰的位置在318nm;2、与大多数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低不同,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好,其热分解温度为180℃;3、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化合物合成的产率较高,纯度也很高以及重复性好,使得其适合扩大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的紫外漫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化合物[La(C7H2NO5)·4H2O]n的合成:
[La(C7H2NO5)·4H2O]n是采用常规水热法得到的,具体反应式为:
nC7H5NO5(白屈菜氨酸)+n LaCl3+4.0n H2O→[La(C7H2NO5)·4H2O]n+3.0n HCl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氯化镧,白屈菜氨酸按照1∶1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放入盛有10毫升蒸馏水的体积为25毫升的高压釜中,然后恒温在413K烧3天,最后在3天内把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得到黄色柱状晶体,产率约为79%。经单晶衍射仪测试表明该晶体为目标化合物。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晶体结构参数为:a=9.4~10.4,b=7.0~8.0,c=15.0~16.0,α=89~91,β=100~110,γ=89~91°,Z=4。经过紫外漫反射及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化合物为半导体,其能带值为3.58eV,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其荧光强度较大,峰比较宽,其发射峰的位置在451nm,激发峰的位置在318nm。另外,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测试表明其热分解温度为180℃,因此可以作为良好的潜在荧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