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6528.1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茧 预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伴随工业发展,全国的蚕丝加工产量的不断增加,各地区间的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空气污染、饲养管理、簇中管理、採茧早晚等原因所导致茧子厚薄差异大,外加收烘处理不当,所造成茧子解舒率低、茧质差、丝故障多(环纇、剥离纇、吊蛹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缫丝质量、产量和缫折又直接影响。如果直接煮茧,在煮茧过程中容易出现茧层的膨化不足,膨化不足时容易形成表煮、落绪多、各种各样的丝故障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工艺。
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工艺,在网袋内装入10千克-20千克蚕茧,放入触蒸房进行蒸,期间保持触蒸房温度在70℃-75℃之间,蒸1小时-2小时,结束后利用余热在触蒸房中闷1.5小时-2小时后取出,取出后用风扇吹凉,存放18小时-28小时之间进行生产。温度、和蒸的时间是根蚕茧原料的厚薄而定。
在触蒸房进行触蒸中要防止水蒸气凝结水珠而弄湿蚕茧。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经过本发明的工艺处理过的蚕茧,解舒较好、索绪效率较高,滞头量、环纇得至减少,提高净度和清洁度,后序煮茧工艺中茧子渗透和煮熟均匀、茧层茧丝间胶着力适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工艺,在网袋内装入15千克蚕茧,放入触蒸房进行蒸,期间保持触蒸房温度在70℃-75℃之间,蒸1.5小时,结束后利用余热在触蒸房中闷1.5小时-2小时后取出,取出后用风扇吹凉,存放18小时-28小时之间进行生产。
通过触蒸,原来15千克的蚕茧,出灶提高4.5%-6%的重量为佳。通过触蒸的蚕茧生产,可提高净度清洁1.5分-3分,也就是提高质量0.5-1.5个等级,产量提高6%-8%。
在触蒸房进行触蒸中要防止水蒸气凝结水珠而弄湿蚕茧。一种触蒸房,包括触蒸房本体、所述的触蒸房本体由至少两个触蒸间构成,所述的触蒸间的入口处设置有封闭门,所述的触蒸间的顶部为水滴导流顶,所述的水滴导流顶包括第一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的第一导向斜面上侧边与所述的第二导向斜面的上侧边相交,所述的触蒸间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的触蒸间中设置有盲管、第一孔管、第二孔管,所述的盲管接蒸汽源,所述的第一孔管、所述的第二孔管接蒸汽源,且在所述的第一孔管、所述的第二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直径为1mm-3mm的出气孔。所述的触蒸间的底部设置有两根轨道,所述的轨道向外延伸其外端伸出所述的触蒸间。还有触蒸车,将封闭门打开后,触蒸车通过轨道推入触蒸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烟热敏性保润中线滤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瞬态存储设备的安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