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聚氨酯树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6575.6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鲜毅;盛磊;束成平;牛永亮;李恒;顾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12 | 分类号: | C08G18/12;C08G18/66;C08G18/7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制备 方法 树脂 | ||
1.一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使多元异氰酸酯与聚多元醇反应生成所述的聚氨酯,所述的聚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检测反应体系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来判断所述反应的终点,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工序:使聚多元醇、扩链剂与多元异氰酸酯在溶剂中,在温度75℃~85℃下进行预聚反应,其中,异氰酸酯、扩链剂、聚多元醇中的OH/NCO摩尔比为0.6~0.8∶1,固含量控制在60%~75%,检测体系分子量,当分子量达到40000~50000时,进入扩链工序;
(2)扩链工序:向经过步骤(1)的体系中加入助剂,继续与多元异氰酸酯发生反应,不断增加溶剂和扩链剂,控制聚氨酯树脂的固含量在29%~31%,检测体系中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当数均分子量在13000~210000、分子量分布为1.5~1.9时,加入链终止剂停止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分子量分布为1.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分布为1.3~1.5,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分布为1.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分子量为62~500的二醇扩链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乙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苏州)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5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成型盘架式电缆桥架
- 下一篇:95瓷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