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加工中心在机三维形面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538.7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孜;陈余庆;胡英;黄进;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602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加工中心 三维 检测 系统 | ||
1.数控加工中心在机三维形面检测系统,它包括功能部件、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6)、无线信号收发器(8)、待测复杂工件、控制计算机(10)及其测量软件,其特征在于: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6)由加工中心主轴带动,并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控制计算机(10)相连,同时控制计算机(10)与数控加工中心通过RS232串行接口(9)相连,待测工件固定在加工中心工作台(5)上,其中数控加工中心作为测量运动驱动机构,其加工主轴从刀库中自动取出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并接收来自控制计算机的测量运动指令,对工件进行测量。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收发器与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无线连接,实时接收来自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的测量信息,同时它通过RS232串行接口与数控加工中心相连接,读取加工中心的状态和发送检测控制命令,通过模型反求和数据融合后处理,完成复杂工件的在机质量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中心在机三维型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命令的生成过程主要采用下面步骤:
(1)驱动加工主轴在刀库中选择复合式形面信息提取装置,并与控制计算机之间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2)加工中心驱动主轴,对工件进行接触式探针测量,获得精确测量点信息;
(3)加工中心驱动主轴,对工件进行非接触式激光测量,获得被测工件面信息;
(4)异类点、面测量信息融合与数控加工G代码自动生成;
(5)测量系统和数控加工系统信息转换和G代码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