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枣保鲜贮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731.0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羽 |
主分类号: | A23B7/157 | 分类号: | A23B7/157;A23B7/04;A23B7/148;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刘文生 |
地址: | 11016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 贮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冬枣皮薄质脆,营养丰富,在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腐烂现象。这种腐烂基本是由两种情况引起的:一种是由机械伤引起的外部腐烂,主要发生在表皮、梗洼等伤口部位,在正常贮藏条件下发病时间是在贮藏之后的2个月左右,这种由机械伤感染引起的腐烂可通过在采收运输过程中减少出现伤口来控制,也可通过采后表面消毒措施解决。另一种情况是由病原菌潜伏侵染而造成。病原菌在田间侵染果实(主要侵染期为花期和幼果期),之后一直潜伏在果实内,潜伏侵染的病原菌隐藏在冬枣果肉组织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抗病能力逐渐下降,而病原菌的发病能力逐渐增强。在正常贮藏条件下病害发生在贮藏后期,尤其在贮藏4个月时发病比较严重。由于这些病原菌都比较耐低温,在-2℃左右的低温下仍能繁殖,采后措施很难控制因潜伏侵染而造成的腐烂,目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这种腐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从而达到防上果实腐烂的目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采摘前十天对鲜果喷洒过碳酸钠;
②十天后选择成熟度在2/3的鲜果进行采摘,采摘后立刻装入聚乙烯薄膜塑料袋中热合密封;
③密封后将密封袋置于温度为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的环境中贮藏。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是在采摘前十天就对鲜果喷洒过碳酸钠,以便将在田间侵染果实的病原菌有效的杀死,防止其日后侵染果实。本发明是对着色度在2/3的鲜果进行采摘,这是因为果实太熟的时候进行采摘,果实容易腐烂,不易贮藏;但是如果果实的成熟度太低的话又会影响冬枣的糖分积累和品质转化,直接影响冬枣的品质,因此选择成熟度在2/3的情况下进行采摘。总之,本发明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可以使将在鲜果期携带的病原菌有效的杀死,防止其日后对果实的侵染,同时能够将冬枣的代谢活动降至最低点,长期保持鲜脆状态。该冬枣保鲜贮藏方法十分简单易行,贮藏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冬枣保鲜贮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采摘前十天左右开始对鲜果喷洒过碳酸钠以杀死各种致病菌;
②喷药十天后选择成熟度在2/3的鲜果进行采摘,采摘后立刻装入聚乙烯薄膜塑料袋中热合密封;
③密封后将密封袋置于温度为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的环境中进行预冷贮藏3天,贮藏时要经常通风。
④3天后将密封袋转移至温度为-1~-2℃,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的环境中进行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羽,未经姜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肋骨条藻PCNA基因检测方法
- 下一篇:联苯菊酯和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