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定位合拢用工装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7750.3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晶;宫照明;杨成龙;杨玉波;陈奎;董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琦 |
地址: | 116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定位 合拢 用工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船使用的工装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置在横壁 分段用于横壁分段定位合拢的标准件。
背景技术
在造船过程中,横壁分段定位的常规技术为:横壁分段定位时分段上端不 加设工装构件,而是通常在横壁两侧装焊吊环。未设置工装构件的横壁分段定 位后垂直度经常超差,需要切修,增加工作量。而在横壁两侧装焊吊环的方式, 焊接工作量较大,成本较也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标准化的工装构件套在槽壁上,在横壁分段 定位合拢时通过此工装构件与钢丝绳、松紧螺旋扣的结合使用,可以调整横壁 分段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标准化的工装构件,在横壁分段制作阶段 安装在分段上,以便横壁分段定位合拢时使用,从而达到提高造船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分段定位合拢用工装构件,包括由底部边缘向中部开设I型口的腹板; 腹板以I型口为中心线位于上部两侧对称设置圆形孔;腹板在开设I型口的边 缘处以I型口为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与腹板相垂直的肋板。
优选方式下,本发明的分段定位合拢用工装构件,其腹板上部呈半圆状、 下部呈矩形状。并且腹板通过两侧圆形孔分别利用卸扣连接钢丝绳;钢丝绳的 另一端设置螺旋扣,用于与船体结构上的固定点相连接。
本发明用于横壁分段定位的工装构件,其安装位置在横壁分段上端位置, 并且要求在分段制作过程中安装,从而减少了分段定位合拢的时间。在分段定 位合拢时通过钢丝绳、松紧螺旋扣与该工装构件的结合使用,可以调整横壁分 段的定位。通过设计应用结构简单的工装构件,提高了分段定位合拢的速度和 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节省约1/3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装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装构件在横壁分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装构件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在造船过程中横壁分段定位合拢用工装构件的使用方式,其中 工装构件1包括腹板与肋板。结合附图1或2说明,腹板11和肋板13的中心 开出I型口,腹板11左右开出对称的圆形孔。
I型口用于套在槽壁上、腹板上的圆形开孔用于连接钢丝绳3。优选方式下, 腹板11的上部呈半圆状、下部呈矩形状;I型口位于构件的中心,两个圆形开 孔相对于构件中心左右对称。如图3和4所示,两侧圆形孔12分别利用卸扣2 连接钢丝绳3;钢丝绳3的另一端设置螺旋扣4,用于与船体结构上的固定点6 相连接。图中,标号7表示横壁分段,标号32表示舭部分段,标号5表示船体 结构的内底。优选方式下,两侧肋板13水平设置位于I型口两侧,在使用中依 靠刚性固定于槽壁的两侧,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并且两侧钢丝绳最好对称设置, 以便于位置的调整与检测。
本发明工装构件的具体使用方法:首先在横壁分段翻身合拢前将专用工装 构件套在槽壁上,将钢丝绳通过卸扣挂在专用工装上,然后,完成分段的翻身作 业。分段定位时再根据钢丝绳的长度确定钢丝绳下端的两个固定连接点。在此 两点上安装带钩平铁或吊环用于挂松紧螺丝扣。最后通过调整松紧螺丝扣的长 度来调整横壁分段的定位精度。如果横壁分段向首倾斜,则调整尾端的钢丝绳 长度,如果横壁分段向尾倾斜,则调整首端的钢丝绳长度。本发明的工装构件 可起到提高横壁分段定位精度的作用。
通常,在横壁分段翻身定位合拢前完成本发明工装构件在分段上的安装, 而在分段定位合拢时通过调整松紧螺旋扣改变钢丝绳长度,实现定位调整。本 工装构件的使用不仅能提高了横壁分段的定位合拢精度,而且能提高横壁分段 定位合拢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 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