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793.1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费鹏;孙群;李伟东;林洋;刘伟;刘文东;于守巍;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钢水 罐粘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水罐顶渣改质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厂转炉要求钢水罐的盛钢量要稳定,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钢渣粘,钢水罐壁粘渣严重,造成罐容偏小,严重影响了生产顺行,使得转炉剩钢炉次增多,钢水罐净空控制不稳定,导致转炉钢铁料消耗高,成分的命中率下降,钢水热回收现象时有发生。钢水罐壁粘渣较多,在使用后期无法对衬砖的残厚进行准确判断,增加了对漏钢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难度,被迫提前大修,对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钢水罐粘渣进行控制。
针对钢水罐粘渣,原有的做法是出钢过程加入萤石,降低大罐顶渣的粘度。但由于在高温和炉渣作用下,萤石中CaF2与炉渣作用生成气态氟化物,对设备和人身有腐蚀作用,严重的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的有效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使顶渣中CaO/Al2O3≥1.0,MgO含量在8~12%之间,SiO2≤8%;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aO 50%~80%,CaF2、B2O3或Li2O 10~30%,MgO 6%~20%,其中,改质剂的加入量为每吨钢2~7kg。
所述的加入改质剂的时间为出钢过程中出钢量1/4-1/3时加入,出钢量至3/4时加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不但有效的减轻了钢水罐的粘渣的想象,还显著降低了萤石的用量,从而减轻了改质剂对设备和工作人员身体的危害,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使顶渣中CaO/Al2O3≥1.0,MgO含量在8~12%之间,SiO2≤8%,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aO 50%~80%,CaF2、B2O3或Li2O 10~30%,MgO 6%~20%,其中,改质剂的加入量为每吨钢2~7kg。出钢过程中出钢量1/4-1/3时加入加入改质剂,出钢量至3/4时加完。
顶渣改质剂中配加6%~20%的MgO,能够降低顶渣的熔点,使得钢水浇注过程中,顶渣熔点低于钢水浇注温度,顶渣为液态,避免顶渣粘附在钢水罐罐衬表面。
改质剂中配加10~30%的CaF2、B2O3或Li2O,可以显著降低顶渣的粘度,使得顶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对避免钢水罐表面粘渣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改质剂中配加50%~80%的CaO,能够保证水罐顶渣成分中CaO处于过饱和状态,防止渣中Al2O3比率过高而与罐衬结合造成钢水罐衬砖粘渣。
实施例一
175吨转炉生产铝镇静钢时,采用含有(CaO+MgO+CaF2)成分的改质剂,成分配比为CaO:65%,MgO:10%,CaF2:25%。
在出钢氧含量为650ppm,出钢过程采用铝合金完全脱氧的情况下,出钢过程加入3kg/吨钢的改质剂,得到的顶渣成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流程板翅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秸秆煤炭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