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库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7900.0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林;庞海臻;董元蛟;易立;孟浩;陈永彰;王怀斌;高莹;宋桂玲;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0 | 分类号: | E03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库 分层 取水 头部 施工工艺 方法 | ||
1.一种在已建成水库中建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选择在已建成水库临水面较陡的山体处,在该处的水库岸坡面上设置施工岩坎或围堰挡水,在岩坎或围堰后旱地条件下,向下分层挖掘取水竖井坑,每层挖掘完成后的边坡进行必要的喷锚处理,该竖井坑的深度要低于水库最低取水层的水平面2~5米,同时在井坑的底部锚喷混凝土层;
②、实施钢筋混凝土竖井工程:绑扎钢筋,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高度在2~4米,直至竖井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安装全部闸门;
③、落闸挡水,拆除水上岩坎或围堰,闸门前充水;
④、在所完成竖井的临水侧的外围设置有一在爆破作业时对竖井及闸门进行安全防护的气泡帷幕装置;
⑤、实施竖井前水下岩体开挖工程:水下施工采用浮船法,水上定位后实施爆破,根据地质条件,分层按梯段进行岩体开挖,在保证已成竖井闸门及周边建筑物安全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及毫秒延时技术,实施水下爆破,梯段深度控制在3~4米范围内,实施水下出渣,水下施工利用浮船及钉爬或抓斗出渣,直至水下岩体挖掘全部完成,实施底部及边坡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挖掘竖井坑的范围要大于取水侧竖井边缘的2~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竖井侧壁还需实施锚喷支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分层取水头部的施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泡帷幕装置为在竖井上全部闸门前部与爆破作业区之间的底部,设置有一通气管槽,在通气管槽的管槽体上设有至少两排均匀分布的排气小孔;该金属通气管槽通过软管与外部空压机相连通,而金属通气管槽端部则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