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8237.6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浮声;徐明磊;郭成;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星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6;E04B1/7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薄壁 拼装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的墙体形式有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 或各种拼装墙板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抗震、抗压、抗剪、抗裂、保温、隔音等整体性能差 的缺点。为适应国家建筑墙体节能标准,通常采用外墙外保温的节能方法,增加了墙体的成 本和施工的复杂程度,而且容易造成外墙表面大面积开裂,带来安全隐患。中国专利授权号 为CN03133388.5中提出一种外拼内浇筑式非承重墙体及施工方法,属于一种自保温墙体,由 拼装式外壳和内浇筑式复合轻质保温材料体构成,外壳由聚苯水泥复合薄板或其他轻质材料 薄板通过拉接板拼装而成。该墙体的综合性能指标有所改善,特别是节能效果大大提高,但 只适用于非承重墙体,其施工步骤仍很复杂,增加了劳动技能要求。中国专利号为 ZL200510046232.中提供一种条形榫卯砌块拼装式墙体及施工方法,也属于一种自保温墙体, 由条形榫卯砌块通过连接件形成中间保温层。其综合性能指标非常好,可用于承重墙体和非 承重墙体,但是该墙体所采用的条形榫卯砌块的工业化生产难度较大,砌块较重,拼装工艺 比较复杂,特别是门窗洞口的墙体构造难度更大,不便于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采用易于生产的水泥薄壁方管作为墙体的模板构件,通过较简单的先拼装后浇筑施工方式, 获得综合性能指标达到较高水平的承重或非承重墙体。
本发明的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式墙体分为单层墙体和双层墙体,单层墙体由水泥薄壁方管 和混凝土构成,每个水泥薄壁方管的上下两个面设有浇筑口,多个水泥薄壁方管通过快干强 力胶粘接在一起,其中横向排列各个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管口对接在一起,竖向排列各个 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浇筑口相互对接在一起,水泥薄壁方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构成一个单 层墙体;双层墙体的构成由两个上述的单层结构的墙体平行排布,钢筋经上下对接的浇筑口 贯穿竖向排列的各个水泥薄壁方管;连接件通过水泥薄壁方管上设置的连接孔,与两个单层 墙体内的钢筋连接在一起,两个单层墙体夹层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上述的水泥薄壁方管的壁厚为5~25mm,长度为500~5000mm,宽度为40~240mm,高 度为200~900mm。
上述的双层墙体中,在门口或窗口处,墙体与门口或窗口之间设有砌块砖,双层墙体中 的两个钢筋上连接有门窗口连接件,门窗口连接件的中间部分位于砌块砖内。
上述的双层墙体和单层墙体连接时,双层墙体中两个钢筋连接有间壁墙连接件,间壁墙 连接件的中间部分插入单层墙体内。
上述的连接件为钢筋、型钢或钢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焊接或捆接在两个单层墙体的钢 筋上。
上述的保温材料为发泡聚苯乙烯板、聚苯发泡水泥复合材料。
上述的快干强力胶为环氧树脂系列快干强力胶。
本发明的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式墙体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单层墙体的施工方法为:
将多个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在一起,横向排列各个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管口相互对接在 一起,竖向排列各个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浇筑口相互对接在一起,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之 间用快干强力胶粘接,构成单层墙体架,之后向水泥薄壁方管内浇筑混凝土。
2、双层墙体的施工方法为:
将多个水泥薄壁方管拼装在一起,横向排列各个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管口对接在一 起,竖向排列各个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的浇筑口对接在一起,用钢筋经上下对接的浇筑口贯 穿竖向排列的水泥薄壁方管,相邻的水泥薄壁方管之间用快干强力胶粘接,构成单层墙体架; 按上述方式平行设置两个单层墙体架,在竖排的水泥薄壁方管的浇筑口内贯穿钢筋,在两个 墙体架上开设连接孔,将连接件穿过连接孔,连接件的一端焊接或捆接到墙体架内的钢筋上, 另一端焊接或捆接到另一个墙体架内的钢筋或立柱内的钢筋上,构成双层墙体架,向水泥薄 壁方管内浇筑混凝土,并在两个单层墙体架之间装填保温材料。
上述两种方法中,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最上层的水泥薄壁方管顶面的浇筑口浇筑混凝土, 或者在最上层的水泥薄壁方管的侧壁上开设侧浇筑口进行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星,未经陈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