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数据处理方法及流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8409.X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梅思行;王世好;劳咏仪;冯凯敏;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盛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G06F9/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刘显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数据处理方法及流处 理器。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处理器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通常集成电路工程师通过 增加时钟速度、硬件资源以及特殊应用功能来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或更好的性 能。这种做法在一些应用场合,特别是移动应用时并不是太恰当。通常,处理 器时钟的原始速度的提高并不能打破处理器由于访问储存器及外设速度的限 制而带来的瓶颈。对于处理器而言,增加硬件需要大量的该处理器在使用中的 更高的使用效率,由于ILP(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ism)的缺少,上述 增加硬件通常是不可能的。而使用特殊的功能模块又会带来对于该处理器应用 范围的限定以及对产品上市时间的拖延。特别是对于现在使用广泛的流媒体而 言,因其使用的范围较广,尤其是在终端设备中,大都用于采用电池供电的便 携式移动终端,其上述问题更加突出。单独提高硬件性能,例如增加时钟频率、 增加处理器中核的数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可能带来成本 及耗电量的增加,其代价太大,其性价比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成本及耗电量的增 加,其代价太大,性价比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流数据处理方法 及流处理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流数据处理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得到数据中指示其所属任务的程序指针,并依据所述程序指针 配置一个线程处理引擎;
B)多个线程引擎同时处理所述任务不同时段的数据或多个线程引 擎同时处理所述不同任务的数据;
C)判断是否还有数据未处理,如有,返回步骤A);如没有,退出 本次数据处理。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1)将同一个任务中不同时段的数据或多个任务的数据分别分配到 不同的、空闲的、通过虚拟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与所述线程处理引擎连接的本 地存储单元中。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
A2)将同一任务分配到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
A3)初始化每个线程处理引擎,通过设置存储指针使其通过所述 虚拟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与一个本地存储单元连接;
A4)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同时处理与其连接的本地存储单元中 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A2′)将多个任务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
A3′)初始化每个线程处理引擎,通过设置存储指针使其通过所述 虚拟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与一个本地存储单元连接;
A4′)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同时处理与其连接的本地存储单元中 数据。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释放通过所述虚拟直接存储器访问通道与所述多线程处理引 擎连接的本地存储单元;
C2)判断未连接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的本地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在 未处理数据,如有,返回步骤A);如无,执行步骤C3);
C3)释放所有资源,结束本次数据处理。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所述线程处理引擎的数量为4个,所 述本地存储单元的数量为4个或8个。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到所述任务或 硬件发出的中断请求时,中断分配给所述任务的线程处理引擎的处理,执行中 断处理程序。
在本发明所述的流数据处理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当任意一个正在运 行的线程处理引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释放该线程处理引擎,并将其配置到其 他正在运行的同一个或不同的任务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流数据的处理器,包括:
并行的多个线程处理引擎:用于处理被分配给该线程处理引擎的 任务或线程;
管理单元:用于取得、判断和控制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的状态, 将处于等待队列中的线程或任务分配到所述多个线程处理引擎中;
本地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线程处理引擎处理的数据,配合所 述线程处理引擎完成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盛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盛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