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8558.6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张子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勇;张子露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00;F21V8/00;F21V23/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成义生;罗永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为内凹弧面投射均匀光线,并通过内凹弧面的反射,令与内凹弧面对应的弦方向亮度均匀且不感到刺眼的环形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中广见各种各样的发光装置,它们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于城市灯光以及可发光用品对城市生活的美化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作为新光源的LED发光装置已广泛应用于路灯照明、广告灯箱、发光伞、无影照明等领域。但由于未解决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其应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传统的广告灯箱为了实现均匀发光的目的,通常都采用相对发光面积比例较大的发光装置,其灯箱与发光装置的尺寸比例通常都小于2∶1,这既增加了制作成本,又增加了重量,不仅不易于搬动,且无法设计为折叠式以减小存放体积。此外,在传统的灯箱制品中,为使其均匀发光,通常是在所设定的单位区域里布设光源体(LED或灯泡等),这必然需要大范围地布设光源体,而大范围地布设光源体则往往受到结构或成本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以一种相对较小的发光源对一种相对较大的内凹弧面受光体进行均匀光照射,并通过内凹弧面的反射,令与内凹弧面对应的弦方向亮度均匀且不感到刺眼,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微型化的环形发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发光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和引导来自该光源所发的光的导光装置,所述光源是由至少一个环状发光体或由三个以上点光源形成发光环的环形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导光装置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导光装置的反射、折射均匀地投射到一个与之相对且共轴的具有内凹弧面的受光体上,并经由所述内凹弧面的漫反射实现均匀发光。
环状发光体为环状霓虹灯管或环状灯管。
由三个以上点光源形成发光环的光源包括柔性线路板和多个贴片发光二极管,其中,柔性线路板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体,其表面涂覆有反光材料,该柔性线路板设于所述透明折光环的内孔内,其上端与固定环相接,下端延伸入挡光环内孔内,所述多个贴片发光二极管沿圆周方向间隔地设置于柔性线路板上。
导光装置包括固定环、透明折光环及挡光环,其中,固定环和挡光环分别设于上下两端,透明折光环位于固定环与挡光环之间,所述固定环及挡光环的内径与所装设的管状体的外径相对应,透明折光环的内孔径大于固定环与挡光环的内径。
透明折光环为透明环状体,其包括一个由弧状的外表面形成的折射面,一个由内孔的上段内表面所形成的弧形采光面,一个由内孔的下段内表面所形成的全反射面,一个由环状体的上半部形成的折光区和一个由环状体的下半部形成的聚光区。
折射面为椭圆面,采光面为内凹圆弧面,全反射面为外凸圆弧面。
采光面与全反射面分别由折射面的上下两端向内孔的孔内延伸并相交而形成。
调整透明折光环的折射面、采光面、全反射面的几何曲率,可在与之相对且共轴的内凹弧面上形成直径可调的光带,在光由空气射入介质条件下,所述曲率按下式调整:
Sinα=Sinα1×R,其中,α为入射角,α1为折射角,R为材料折射率,参见图8A。
该环形发光装置所发的光在所述的内凹弧面的漫反射光与透明折光环的折射光照亮内凹弧面所对应的弦平面。
该环形发光装置的外围尺寸相对于受光体的尺寸比例为1∶20~80。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它有效解决了如何以相对较小的发光源对一种相对较大的内凹弧面受光体进行均匀光照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该微型的发光装置对光的放大作用,可实现某一区域的匀称发光或聚焦光带等功效,且通过改变透明折光环的曲面形状特征可实现局部或全部及多个自由角度的聚、散、变光等目的。本发明还具有微型化、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环形发光装置与受光体的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安装使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柔性线路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平面示意图,图4B为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透明折光环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勇;张子露,未经冯勇;张子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