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苍术酮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8726.1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文震;刘波;郑宗坤;游新奎;蒲一涛;米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4 | 分类号: | A61K36/284;A61K9/127;A61K31/343;A61K47/28;A61P1/16;A61P7/10;A61P31/14;A61P31/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苍术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苍术酮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材之一,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苦,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白术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中苍术酮是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中医认为白术对慢性肝炎、肝腹水、肝癌等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或气血虚弱之证有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酮具有细胞毒性,能抑制肝毒细胞对肝组织的破坏作用,修复肝损伤。在对358种植物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筛选时,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1-49%)。进一步研究发现苍术酮对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及淋巴肉瘤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给药10微克/毫升,24小时内使癌细胞全部脱落;5微克/毫升时,可使大部分癌细胞脱落。最新研究表明,苍术酮是钠泵抑制因子,具有抑制Na+,K+-ATP酶的作用,其钠泵抑制途径是与E2酶结合,阻断了E2-P向K.E2的传递途径,揭示了苍术酮的钠泵抑制作用与修复肝损伤、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之间的关联关系。
苍术酮是脂溶性物质,在体内溶出差,生物利用度低,造成给药时间短、面积小,影响了给药效果。因此,将其制成一种水溶性好、吸收快,并且具有肝靶向作用,长效、控制释放的新剂型是十分必要的。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为膜材,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而制得的超细粒子药物载体制剂。脂质体具有靶向定位作用,进入体内优先被富含网状内皮细胞的组织如肝、脾、骨髓等所摄取。根据肝器官给药的特点,将苍术酮制备为脂质体,增加苍术酮在水中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在肝组织中缓慢释放,提高苍术酮对局部给药效果,有利于制剂更好地发挥胃部给药的药效。更为关键的是,苍术酮脂质体增强渗透与滞留,通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间隙进入肿瘤组织,在肝部肿瘤治疗中有很好的被动靶向作用,特别适合开发为抑制肝肿瘤的天然药物。
脂质体采用的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薄膜-超声波分散法、熔融法、冻融法、注入法、逆相蒸发法、复乳法等。由于这些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需要进行复杂的后处理,加之苍术酮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在长时间的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与降解反应。更为关键的是,按传统方法制备的苍术酮脂质体存在稳定性差、包埋率低小、易于聚集、靶向性不强等问题。因此,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已有一些文献与专利对药物的脂质体进行了报道,但尚未发现对苍术酮脂质体的报道。
基于国内外研究与技术进展现状,采用适合苍术酮脂质体制备的新方法、新工艺,保证苍术酮在脂质体包封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脂质体团聚问题,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是苍术酮脂质体新剂型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超细粒子制备与包覆技术,近年来已拓展至微胶囊、微球等靶向药物制备领域。将超临界流体用于苍术酮等热敏性成分的包封,使用化学惰性的CO2作为溶剂,不需进行溶剂后处理,过程条件温和易控,有利于保证被包封物质的稳定性,符合“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要求。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是一种重要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其过程是先将药物溶解在SC-CO2中,再通过喷嘴雾化喷出,经快速膨胀减压后,溶质因过饱和而析出固体微粒。由于磷脂必须分散在水溶液中才能自发形成脂质体,常规RESS过程不适用脂质体形成,限制了其在脂质体形成的应用。中国专利“药物靶向脂质体的制备方法”(CN 1218746C)先将SOD药物形成W/O的乳浊液后,再利用超临界流体溶胀沉析药物。中国专利“化妆品脂质体制备方法”(CN1254550A)、“脂溶性药物脂质体生产工艺及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CN1221607A)、“脂质体的生产工艺及设备”(CN148596A)都是将磷脂等原料等溶解在超临界CO2中后,释放压力之形成微粒后,在常压下加入分散液中以形成脂质体。上述专利尽管使用到了超临界CO2,但是脂质体膜材的溶解与分散是独立的两个步骤,未能充分利用超临界CO2高流动性的优势,反而使脂质体的制备过程更为复杂,过程因子更加难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浆机
- 下一篇:一种前置式开沟机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