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节目交互系统及其节目交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8777.4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0 | 分类号: | H04N21/60;H04N21/6332;H04N2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节目 交互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节目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观众运动状态控制网络节目下载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终端从网络上获取各种网络节目(包括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节目等)。典型的,网络电视就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终端,其运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向电视观众提供交互式的服务。与传统电视节目的被动获取方式相比,网络电视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机寻找到大量的音视频资源,并通过远程下载的方式欣赏这些以视频文件,主动性大大提高,因此市场接受度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电视机的节目内容丰富,交互性很强,因此观众收看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很长,长时间的收看电视而不运动,不利于身体健康,这种情况在传统电视领域也是普遍存在并引起关注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02281099号以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610038995提出了通过判断运动状态或者运动量来控制电视机开启或者关闭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方案仅仅是关闭或者开启电视机,这种强制运动的机制并不人性化,而且由于传统电视节目的被动获取方式和即时播放机制,一旦错过某个电视节目就可能无法再收看到,因此当用户急于收看某个电视节目时,一般就直接关闭这项强制运动的功能,而不是运动到一定运动量再去看电视,此时电视节目可能已经错过了。鉴于上述的原因,现有的通过电视机强制观众运动的方案并不人性化,尤其是在网络电视逐渐兴起后,为了避免观众沉迷于电视而影响健康,需要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带有运动引导功能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运动引导功能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及其节目交互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强制运动方案不能有效引导观众进行运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包括提供网络节目的服务器以及从服务器获取网络节目数据的网络终端,所述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和由中央处理器模块控制的下载控制模块,所述网络终端包括运动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发送/接收模块,所述运动数据管理模块将获取到的运动量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的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下载控制模块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指令控制数据发送/接收模块的下载速度。
更具体的,所述网络节目交互系统进一步包括与运动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连接的运动器械。
更具体的,所述运动数据管理模块与运动器械通过蓝牙方式数据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网络终端为网络电视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的节目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网络电视机在运动引导模式下向服务器发送下载请求;
步骤b,服务器通过下载控制模块设定网络电视机的初始下载速度;
步骤c,运动数据管理模块获取用户的运动量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的中央处理模块;
步骤d,中央处理模块根据运动数据管理模块发送的运动量数据,通过下载控制模块控制网络电视机的下载速度。
更具体的,所述步骤c中,运动数据管理模块通过与其数据连接的运动器械获取用户的运动量数据。
更具体的,所述步骤b中的初始下载速度为最低下载速度或者满下载速度。
更具体的,所述步骤d中,中央处理模块在定时获取运动量数据或者实时获取运动量数据后,进行计算并得到一个下载速度控制参数,下载控制模块根据下载速度控制参数以及初始下载速度对下载速度进行控制。
更具体的,所述运动量数据为一段时间内的卡路里消耗量或者实时运动速度。
更具体的,所述步骤c中,运动数据管理模块通过蓝牙方式获取用户的运动量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的中央处理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及其节目交互方法通过用户的运动状况调节控制网络节目的下载速度,使得用户更在观看网络节目时积极的进行身体锻炼,而且用户锻炼的强度越大,其获得的下载速度就越快,下载速度可以在播放进度条上进行显示,非常直观而且具有鼓励性,可以非常积极有效的对用户进行运动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目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网路节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