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8960.4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缪海翔;房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解除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解除锁网 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3G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普及,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手机终 端设备的销售越来越多地采用运营商定制的方式,其中锁网功能就是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定制方式。具有锁网功能的手机终端上只能使用运营商定制的一 种或几种SIM卡,而其他运营商的SIM卡插入该型号的手机终端上无法正常 使用。锁网功能可以保证用户只使用特定运营商的服务,保障运营商的利益。
锁网功能的加锁用于对手机替换其他运营商SIM卡的限制,而解锁功能 用于解除锁网功能所增加的限制。解锁是锁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出于各 种原因,运营商必须解除定制手机上所加的锁网限制。
在部分国家通讯相关的法律中允许锁网功能存在,但是对移动手机终端 锁网功能保持的时间有所限制。当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达到法律规定的时间 时,运营商必须对到期的手机进行解锁。目前的解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 是由用户将手机送到运营商处解锁,当需要解锁的手机数量很大时,无疑会 大大增加运营商投入的人力成本;二是由运营商向用户提供解锁码,由用户 手动解锁。无论那种方式用户都必须参与解锁过程,并且运营商较难准确获 知用户使用本运营商产品的时间,因此也就无法满足这些国家运营商定期自 动解除锁网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运营商自动解除锁网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SIM卡的STK功能 远程定期自动解除锁网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系统,包括终端、锁网信息数据库及 SIM卡,其中,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用于存放所述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号 (IMEI)和锁网解锁码,所述SIM卡具有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STK)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还用于存放终端使用 SIM卡的号码以及终端首次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所述IMEI号是国际移动设备号,每个终 端对应一个号,解锁时需要根据IMEI号找到终端对应的解锁码对该终端进 行解锁。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所述SIM卡具有集成电路卡标识符 (ICCID),并将其存储到手机里。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解锁时需要根据IMEI号找到终端对应的 解锁码对该终端进行解锁,终端首次使用时间和终端使用SIM卡号在接收到 终端发送的STK短消息时在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进行写入和修改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所述SIM卡在第一次插入终端连续使用一 段时间后触发两个事件:将所使用SIM卡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存 储到手机里;利用STK的提供本地信息功能获取手机的IMEI号,然后将IMEI 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所述锁网信息数据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终端解除锁网的方法,其包括,锁网信息数据库保存 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号(IMEI)和对应的锁网解锁码,终端向锁网信息数据库 发送其IMEI号,锁网信息数据库根据接收到的IMEI号查询该终端对应的锁 网解锁码,并在SIM卡需要解除锁定时将该锁网解锁码发送给所述终端,终 端根据接收到的锁网解锁码解除网络锁定。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STK)的主动 上报命令将SIM卡的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存放到终端里。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每次开机时终端内置程序将检测 当前插入的SIM卡的ICCID号与终端中存储的ICCID号是否相同,如果相同 则正常使用,如果不同,STK模块将开启定时功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手 机将新SIM卡的ICCID号取代旧SIM卡的ICCID号存放到手机里,然后将 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锁网信息数据库,锁网信息数据库收到 该信息后将根据IMEI号检索到相应存储项,更新SIM卡卡号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利用STK的提供本地信息功能获 取终端的IMEI号,然后将IMEI号以STK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锁网信息数据 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车后部悬挂摩托车的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储物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