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8983.5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敏;李绍宗;郭志勇;钟荣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输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息输入的触摸面板及 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技术的出现,使信息输入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近年来, 由于使用触摸输入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中原本用于制作传统键盘或输入键的 位置,用于制成屏幕显示区域,使电子设备具有更宽更大的屏幕用于显示如文 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而使触摸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触摸面板被 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触摸面板比较典型地应用于手机、音 乐视频播放器(MP3/MP4等)、个人数字助理、全球定位系统(GPS)、社会 公共服务机构及大型公共场所的导航系统、金融机构及其他以大众为客户的企 业的自助服务系统、个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触摸面板根据感测的原理不同可分为电阻式触摸面板、电容式触摸面板、 超声波式触摸面板以及红外线式触摸面板。
其中,红外线式触摸面板和超声波式触摸面板是在触摸面板的X轴方向 和Y轴方向的一侧设置红外线或超声波的发射源,并在另一侧设置接收器, 当用户接触面板时,会干扰到所述红外线或超声波,通过测量和计算受到干扰 的位置,确定触摸位置的坐标,并完成对应的输入动作。然而,红外线式触摸 面板和超声波式触摸面板所发出的红外线或超声波容易因外界环境的干扰,如 外界物质出现在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过的区域而影响触控面板的感测和判断,进 而可能出现误动作或误操作。
电阻式触摸面板由上下两组透明导电膜(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 锡膜)叠合而成,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包括多个电极。当用户触摸面板时,所述 触控面板受用户施加的压力,使上下两组透明导电膜上触摸位置对应处的上下 电极导通,通过控制器感测面板上的电压变化,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并完成 相应输入操作。电阻式触摸面板相对于上述红外线式触摸面板和超声波式触摸 面板而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电阻式触摸面板经常被挤压,容易发 生形变甚至断裂,使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下降,甚至丧失。
电容式触摸面板则是通过感测用户触摸点的电容变化来确定实际触摸点 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应的输入操作。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相对于上述电阻式触 摸面板来说,触摸面板不需被挤压,只需轻轻触摸即可,因此,不会出现如电 阻式触摸面板中出现的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传统的双侧双层电容式触摸面板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 20包括透明玻璃基板21、第一透明导电层22a、第二透明导电层22b、绝缘层 23、电路层24以及保护层25。第一导电层22a和第二导电层22b形成于所述 透明玻璃基板21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层22a包括多个沿X轴 方向相互串接的X轴电极22X,所述第二导电层22b包括多个沿Y轴方向相 互串接的Y轴电极22Y,并相互串接的多个X轴电极22X与相互串接的多个 Y轴电极22Y形成为互补的图形。在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2a、第二透明导电 层22b上分别形成所述绝缘层23。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2a的一侧绝缘层23上 依次设置所述电路层24和保护层25。
然而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工艺中,需要先在透明玻璃基板的一侧依 次形成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在另一侧加工所述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时,需要 对已经形成的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进行保护,增大了加工难度,而且比较容易 破坏到先加工完成一侧的透明导电层和绝缘层,造成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次品率 较高。
因此,业界发展出如图3和图4所示的在透明玻璃基板一侧形成双层透明 电极层的单侧双层电容式触摸面板结构30。所述电容式触摸面板结构30包括 透明玻璃基板31、第一透明导电层32a、第二透明导电层32b、绝缘层33以 及保护层34。首先,在所述的透明玻璃基板31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32a,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2a上包括多条X轴线迹32X,每条X轴线迹32X包括 多个X轴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32a上形成绝缘层33,并在所述绝缘 层33上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b。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b上包括多条Y 轴线迹32Y,每条Y轴线迹32Y包括多个Y轴电极,且所述X轴线迹32X与 所述Y轴线迹32b之间形成图形互补关系。最后,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32b 上形成所述保护层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适用轻型SIP安全方案
- 下一篇:个性化设置恢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