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0537.8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8 | 分类号: | G01N21/898;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材料 进行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对于连续材料(例如,柔性并卷为筒状的材料)的印刷,都是 在印刷后将其复卷起来,待使用时再将其打开使用。因此,通常的这种材料的 印刷设备都是包括一个供料单元与一个复卷单元的。但是,通常的这种设备并 没有在印刷后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设备,也不能按照客户的需求将被印刷面向内 或向外复卷起来。而仅是一种简单的分切后复卷。因此其使用时不易及时发现 并除去印刷质量不好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易及时发现并除去 印刷质量不好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 可以及时发现并除去印刷质量不好的部分、并能满足客户将所述被印刷面向内 或向外复卷的需求的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对已印刷材料进行 检测复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连续的、已印刷材料的被印刷面上逐一对重复排列在所述材料 上的单个印刷品进行检测;
B)对于发现的未达到标准的单个印刷品进行处理;
C)将所述连续材料的被印刷面向外或向内复卷。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检测包括将所述材料上的单个印 刷品放大后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B1)去除所述未达到标准的单个印刷品;
B2)在所述被去除单个印刷品的位置补上合格的单个印刷品。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包括在同一个复卷轴或不同的复 卷轴上,通过其轴的转向达成所述被印刷面向内或向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复卷的装置,包括供料单元、检 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复卷单元,所述供料单元为所述检测单元提供连续的已 印刷材料,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供料单元输出的已印刷材料,所述处理单元 用于对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不符标准的单个印刷品做出处理,所述复卷单元将 所述经过检测、处理后的已印刷材料复卷,所述供料单元、检测单元、处理单 元以及复卷单元依次设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利用电脑成像并显示出来的检 测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料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所述 显示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检测组件。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处理不符标准的单个印刷 品的处理平台,所述处理平台两端设置有固定所述材料的紧固装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复卷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用于 将上述连续材料沿其长度方向切分的切分装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复卷单元包括两个复卷轴,所述两个复卷轴 在其电机的驱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复卷单元包括一个复卷轴,所述复卷轴在其 电机的驱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实施本发明的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印刷后就采取电脑成像的方式对印刷质量进行检测,并通过处理单元去 掉质量不好的部分,此外,还通过同一个或不同的复卷轴的转向使得可以在多 种情况下实现该材料的被印刷面的朝向,因此,该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 法及装置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且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印刷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实施例中方法流程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实施例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对已印刷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实施例中,其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泰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