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群整体隔护(节能)方法及带整体隔护的建筑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0608.4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杰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4D13/10;F03D9/00;F25B29/00;F24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421 黑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群 整体 节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若干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作为一个统一体与环境间进行整体隔护的方法及带此整体隔护的建筑群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为止的传统建筑方法,由于历史继承性、技术手段限制及思想认知不够等的原因,在人居内室环境与自然大气等环境间的温度、气体光线等的隔护方面主要是依靠内室环境所在单体建筑的屋面、周围墙体及窗等来实现的,同时各单体建筑直接暴露在具有风、霜、雨、雪及冻融、污蚀等力的自然环境中,这使各建筑的建设、特别是使用时的能耗高、使用寿命缩短,自然及社会资源耗费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且整个建设与运营成本可明显降低的建筑群整体式大系统隔护方法,从而革命性地提高整个建筑群体系的节能、环保能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改善奠定新的建筑业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诸多单体建筑所形成的建筑群与建筑群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建起一体化的含容整个建筑群及其所在大空间的统一的可开放的封闭式隔护结构系统,并使其担负对热量、空气、雨雪等的统一的高效的有机隔护,由于这种统一的大系统、大空间隔护体系与单一的独立建筑相比可以具有很小的体形系数,这一方面可使整个所围护的大空间与环境间的换热量可比具有一定密度及容积的建筑群的各建筑与环境间单独进行换热的总换热量大大降低,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群的自然换热能耗;另一方面,由于可使系统与环境间总的换热面积大大减少,故可节省大量高效隔热材料、隔热窗门以及可较大地减小面积巨大的建筑外墙体的厚度,从而在总体上减少贵重及普通建材的消耗,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资源与成本消耗。
同时,大隔护系统中可使用大型高效的换热式换风系统对所隔护的大空间系统进行集中换气,这亦可从总体上大大降低建筑群系统的使用能耗,同时可确保建筑群大系统所耗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所述示例的立体图;附图2、3为所述示例的竖直剖视图与水平剖视图;附图4为更具体示例的水平剖视图;附图5、6、7为更具体示例的立体图;附图8为本案可采用的除雪系统结构及方法的较具体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例及附图1-对本发明的方法与结构系统等做较具体说明。
首先,如附图1、2、3等中所示:该整体式大空间隔护结构系统可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包护诸多建筑1及其所处空间的大围护2、在竖直方向上方隔护建筑群空间的大天顶3及换气系统、通道系统4等组成,大维护可由围城式布局的可人居的建筑体构成,也可由专门的围墙式结构构成;我们可将这种由大天顶及大维护等合构而成的可内含一栋、数栋、数十栋、乃至更多的建筑、同时在诸多建筑之间分布诸多的可使人们由建筑底层乃至地面直视大天顶及其外部自然空间的街道等空间的建筑大系统较形象地称为房城式大系统——大房城系统。
下面先对大房城系统的节能、省料、减少总建设及总运行成本的基本原理等进行分析与说明:任何建筑系统时时都处在与所处环境间进行自然换热的过程与状态之中,建筑与环境间的自然换热量主要决定于换热面积、换热系数及换热温差等方面。
现有的建筑节能方式更多的主要是从减小换热系数、增大热阻,减小窗墙比等方面考虑,但其需大量使用的保温材料、高性能门窗等本身的能耗与物耗亦很巨大、特别是有些物料的原材料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持续的,这将大大限制建筑节能总体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由于采光、通风及人文心理等的要求,一般建筑的进深不宜过大,特别是庞大规模的住宅式建筑,其进深更小,这使绝大部分建筑(包括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可能太小,从而若将目光限制于各单体建筑,就无法将建筑体系的相对换热面积大大减小,这大大限制了建筑系统的节能努力。
传统人居系统与环境间的直接换热温差决定于环境温度与人类生活、工作较适宜温度间的差异的大小,具有极强的客观性,较难人为地做较大改变。
本发明将建筑群及其所占据的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温度体系-似若一个人居的超大房、超大房间来考虑,这样这一可内含诸多独立建筑、可具很大建筑纵深(大进深)、建筑面积的超大人居房间——超大人居空间体系——大房城系统的体型系数将可极大地降低,只要大房城系统所含建筑群达到一定的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大房城系统与环境间总的换热面积及总的换热量均可以大比例降低。
举例而言:设各单体建筑均为正圆形竖直投影式建筑,若其直径为20米,
则其最小体形系数(即高度无限大时)F>3.14*20/(10*10*3.14)=0.2,当建筑高度为100米时F=0.2+1/100=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杰,未经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扇式波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加强层与漏浆孔的发泡材料填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