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施农业无线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012.6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王三根;李辉耀;姚亮;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施 农业 无线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施农业无线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成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应以配套的监测系统为载体,调节光、热、水、气、矿质营养等生物的生活要素,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加强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大幅度增进系统的生产力,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光、热、水、气等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是设施农业自动化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有以下最新进展:
《基于GPRS的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方案。通过GPRS无线通讯技术建立现场监控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将实时采集信息发送到数据服务器,实现大棚现场数据信息的自动获取,远程智能监控农场的执行系统。
《一种设施农业数字化监测系统》(专利公开号:CN101477335)介绍了一种设施农业数字化监测系统,由单片机、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存储芯片、短信报警模块组成。系统在单片机的平台上设计了数据存储模块和短信报警模块;历史数据的读取采用按键和液晶模块配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考虑到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又兼顾了数据浏览的方便性。
《温室生态参数网络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北方园艺,2007,8)中实现了以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变送器等作为底层电路的监测器件,以VB计算机高级语言制作上位机监测人机界面,设计了温室生态参数网络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温室生态参数的变化,提示温室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处理。
《智能温室中多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农机化研究,2007,5)介绍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基于nRF905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温室多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型设施农业无线监控系统,以解决温室监测技术与设施农业脱节的矛盾。该系统将射频和GSM两大无线技术综合应用于温室之中,具备短距离数据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的功能,同时还能将温湿度信息储存起来。
本发明的设施农业无线监控系统由单片机、液晶显示模块、温湿度监测模块、短信收发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组成,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I/O口连接液晶显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温湿度监测模块,I2C口接数据存储模块,串行口接短信收发模块;其中:
现场主控盒以单片机为核心,连接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短信收发模块;
遥控器由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各监测点由单片机、温湿度监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遥控器控制现场主控盒的液晶翻页,从而实现对历史数据的浏览;
各监测点实现温湿度检测和无线传输,向主控盒定时发送温湿度信息。
更进一步优选配置如下:
现场主控盒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连接CM160128型液晶模块显、256K FM31256芯片数据存储模块和西门子的TC35短信收发模块;
遥控器由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各监测点由单片机、瑞士产SHT10温湿度一体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现场主控盒、遥控器和各监测点的无线传输模块都采用RF12模块。
无线传输模块即射频模块
上述配置中,RF12模块成本低、传输距离远(空旷地带可传输250~300米)、穿透力强,可较好满足温室内的数据无线传输;FM31256芯片具有256K容量,完全可以满足数据的存储,它还具有实时时钟/日历功能,可简化系统硬件结构,降低成本;瑞士产SHT10温湿度一体传感器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全量程标定,两线数字接口;测量的温湿度范围(-40~+123.8℃,0~100%RH)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本发明的设施农业无线监控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1、各监测点温湿度现场实时显示
2、温湿度信息短信查询
3、数据自动存储和遥控器控制浏览历史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通信卫星中的多端口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