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及其加工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023.4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键;吴治娟;刘德佳;尹登科;邹小斌;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3/12 | 分类号: | F28F3/12;B23P15/26;B23K11/093;B23K9/00;B21D26/02;B21D37/01;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蛇形 冷凝 及其 加工 成型 方法 | ||
1.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蛇形流道冷凝板采用不锈钢板材,由不锈钢上板(1)、不锈钢下板(2)、进口管(3)和出口管(4)构成,两块不锈钢板重叠通过水冷电阻焊方法连接在一起,进口管(3)和出口管(4)插于两块不锈钢板之间的上下两端,使用电弧焊接方法与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本体相连,再通过模具和高压胀形工艺使蛇形流道冷凝板最后成型;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结构设计要求将不锈钢板进行板片加工和处理:采用预覆液压膜工艺,确保在剪切、冲压、轧制不锈钢板材加工过程中不伤害板片和表面,板材下料采用数控切割、一次成型;对板材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加工热应力,增强表面强度,提高涂膜附着力,并对不锈钢板的表面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
步骤B.将不锈钢上板(1)和不锈钢下板(2)重叠在一起,按设计要求采用水冷电阻焊方法加工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中空流道(6);
步骤C.按设计要求将两块重叠的不锈钢板用水冷电阻焊方法密封焊合四周,形成周围环形焊缝(5),只留下一个进气口通道和一个出气口通道,然后将进口管(3)和出口管(4)分别插于进气口通道和出气口通道,采用电弧焊接方法将进口管(3)和出口管(4)与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本体密封相连;
步骤D.按设计要求采用充胀定位模具,经高压充胀对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进行胀形,成型为所设计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中空流道(6)的立体形状,然后将左右两侧非焊接边折弯扁平形成加强筋,完成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制造。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口管(3)和出口管(4)是不锈钢管,或铝合金管,或铜合金管,或是通过电阻压焊的方法制造的铝铜复合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中空流道(6)的加工成型方法是:按设计要求在两块不锈钢板上确定蛇形流道的中间焊道(7)的轨迹,采用水冷电阻焊方法,利用数控技术编程,将两块不锈钢板对每条中间焊道(7)按照跳跃式交替方式进行顺序施焊,环形焊缝(5)和中间焊道(7)形成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中空流道(6);采用水冷电阻焊方法时使用夹具将两块不锈钢板固定装配在一起,焊接时使冷却水在不锈钢板上面流动直接冷却焊缝正面,与不锈钢板背面的水冷铜板方法共同降低和控制焊接热输入、残余应力和变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板材表面处理技术是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内、外表面板材采用表面微锻处理技术,或表面喷丸纳米化处理技术,或机械研磨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或表面涂敷处理,或抛光处理,或喷涂,或电镀,使表面形成保护膜,防腐防垢,并使结出的冰块表面光滑,易于脱离。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板材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对不锈钢上板(1)、不锈钢下板(2)的叠合面采用机械微滚压方法形成表面微花纹,将两块不锈钢板表面有微花纹的那一面相对重叠在一起进行焊接,使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的内表面布满微凹凸点;蛇形流道冷凝板的中间焊道是按照等间距平行规律进行排列和分布。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充胀定位模具采用以45号钢为基体堆焊Cr-Ni-W的复合双金属模具;蛇形流道冷凝板上焊接而成的环形焊缝(5)和中间焊道(7)均被模具压制夹持;按结构要求,优化设计的模具内表面三维构型控制最终充胀形成的蛇形流道冷凝板表面凹凸相间具有半圆柱状弯曲蛇行的中空流道(6)的立体形状;使蛇形流道冷凝板内的冷媒流道均匀,冷媒流动阻力小,流道不易形成死角,冷媒和冷凝机油不易积聚,回油通畅。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蛇形流道冷凝板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电阻焊接参数是:电极压力为4~7KN,焊接速度为40~60cm/min,焊接电流为8~12KA,水流速度10~50c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0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无线终端实现用户心情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热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