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厂焦化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1206.6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朱玉红;林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40;C02F1/26;C02F1/24;C02F1/5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厂 焦化 废水 排放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工业给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厂焦化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技术背景
钢铁厂高炉炼铁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焦炭将氧化铁还原成铁金属。焦炭还充当燃料。提 供骨架作用以让气体自由通过高炉料层。生产焦炭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焦化废水,焦化废 水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化学产品精制过程中形成的废水,焦化废水中含 有酚、氨氮、氧、苯,吡啶、吲哚和喹啉等几十种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 度低、毒性大,性质非常稳定,其中一些还是强致癌物,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 水。
目前焦化废水一般按常规方法进行两级处理。第一级处理包括:隔油、过滤(或一次 沉降),溶剂萃取脱酚,蒸氨,黄血盐脱氰等。第二级处理包括:浮选、生物脱酚、混凝 沉淀等。焦化废水经上述预处理和常规生化两级处理后,出水中酚、氰化物、COD及氨氮 仍然很难达标,尤其是COD及氨氮两项指标严重超标,且由于有机物含量较高、成分复杂, 亦不适合采用膜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更不可能达到零排放。国内当前绝大部分焦化废水均 是进行上述两级处理后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原国家发改委经贸委2004 年11月76号公告《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明确规定,“焦化废水经处理后做到内部循环 使用”“不得外排”,这一决策对焦化废水的综合处理和消纳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钢铁厂焦化废水处理的技术现状,结合国家对焦化废水处理的决策要求,提 供一种钢铁厂焦化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本发明节约投资、便于实现、处理效果明显、适 用于国内钢铁企业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
本发明提供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流程为:
首先对焦化废水按常规方法进行两级处理。第一级处理包括:隔油、过滤(或一次沉 降),溶剂萃取脱酚,蒸氨,黄血盐脱氰等;第二级处理包括:浮选、生物脱酚、混凝沉 淀等。然后,收集焦化厂两级处理的出水,引入潜流型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于高炉 水渣循环系统补充水,最终通过水渣固体制品方式外运或制品再利用,实现焦化废水的零 排放。
本发明将经过常规生化处理的焦化废水(COD浓度约150~300mg/L)引至潜流型人工 湿地进行深度处理,湿地内种植经驯化的美人蕉、风车草等根系发达的植物,利用植物- 土壤-微生物三者的综合吸附、降解作用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多环芳香族 化合物、酚氰化合物,有效改善焦化废水水质。
人工湿地出水全部作为高炉水渣循环系统的补充水。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焦化废水进 入水渣循环系统后,冲渣后的系统回收水TOC含量有显著下降,并产生部分还原性无机物, 表明在高炉冲渣这种高温条件下,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对渣样成 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冲渣后,高炉渣依然符合国家标准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定在以下 具体方式之中。
首先对焦化废水按常规方法进行两级处理,然后,收集焦化厂两级处理的出水,引入 潜流型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于高炉水渣循环系统补充水。
某规划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万吨钢铁厂濒海建设,由于附近有国家重点海产 养殖基地和旅游度假村,要求能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
主要设计参数:焦化生化处理出水:0.7万吨/天
在高炉附近的绿化带内设置潜流型人工湿地,采用经过中试试验筛选的美人蕉作为湿 地植物,将焦化生化出水接入人工湿地,出水采用泵输送至高炉水冲渣循环系统。经过人 工湿地处理的焦化废水,氰化物、COD及酚类物质浓度显著下降,出水呈无色无味状。定 期对湿地植物进行收割后焚烧处理或填埋。
钢铁厂内高炉炉渣量为320万吨/年,吨渣耗水量为0.8吨水/吨渣,由此得高炉炉渣 年耗水量为256万吨水/年。焦化生化处理出水为0.7万吨/天,年排水量为245万吨水/ 年,可全部用于高炉水渣系统的补充水,不会产生废水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暖型日光节能温室及其建造方法
- 下一篇:治疗乳腺疾病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