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坡微创愈合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271.9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凯;何晓英;唐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凯;何晓英;唐红梅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愈合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坡病害治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滑坡微创愈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滑坡灾害广泛发育。随着 人类活动频繁,公路施工、矿山开采、城镇建设等使滑坡灾害隐患日益加剧,如三峡库区内 具有安全隐患的滑坡便有4000余处,这些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滑坡工程治理技术主要有减载、反压、抗滑挡土墙、锚杆、锚索、抗滑桩、桩板墙 等,辅助方法有截排水、护坡等。这些治理技术都是从工程结构角度实施滑坡的治理,即采 用工程结构限制滑坡的侧向位移,均需对滑坡进行大规模、大工程量的开挖或支挡,对滑坡 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把滑坡的治理重点放在滑坡滑动面上,采用微创愈合治 理方法,用所开发的滑动面愈合体显著提高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达到消除滑坡潜在安全 隐患的目的。
一种滑坡微创愈合治理方法,1)根据实地勘测、常规土工试验和理论计算,确定待治理 滑坡的基本参数和滑动面位置,推算出治理滑坡所需微创孔的数量和布设区域,2)在待治理 滑坡表面的治理区域内钻取多个深度达到滑动面以下的微创孔,在微创孔内滑动面位置进行 微爆破,形成愈合体孔,3)在愈合体孔内灌注预配制的砂浆至愈合体孔被完全填充,且砂浆 液面高出滑动面,得到愈合体,愈合体上部的微创孔采用土体回填闭孔。
步骤1)中推算治理滑坡所需的微创孔数量的方法为:
(1)根据下式计算待治理滑坡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稳定系数Ks1:
其中,Ni=(Gi+Gbi)cosθi+Pwi sin(αi-θi),
Ti=(Gi+Gbi)sin θi+Pwi cos(αi-θi);
式中,Ks1为滑坡治理前的稳定系数;
c1i为治理前第i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为治理前第i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li为第i条块滑动面长度(m);
θi为第i条块地面坡角(°);
αi为第i条块地下水位面倾角(°);
Gi为第i条块单位宽度滑坡体自重(kN/m);
Gbi为第i条块单位宽度地表建筑荷载(kN/m);
Pwi为第i条块单位宽度的动水压力(kN/m);
Ni为第i条块滑体在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
Ti为第i条块滑体在滑动面切线上的反力(kN/m);
(2)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安全等级,选定治理后的滑坡应达到的安全系数,记为FS,预 设滑坡治理后的稳定系数KS2;
设滑坡治理前,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相同,即c1i=c1、
令KS2=FS、c2=2c1,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A=FS∑Ti,B=∑li,C=∑Ni,E=A-3c1B;
式中,c1为滑坡治理前滑动面的粘结力(kPa);
c2为滑坡治理后滑动面的粘结力(kPa);
为滑坡治理前滑动面的内摩擦角(°);
为滑坡治理后滑动面的内摩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凯;何晓英;唐红梅,未经陈洪凯;何晓英;唐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