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496.4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劲宇;周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劲宇;周志祥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纤维 加固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布置张拉设备:所述张拉设备包括张拉反力梁、张拉杆和张拉连接板,所述张拉反力梁包括固定梁段和张拉梁段,所述固定梁段固定设置在与砼柱待加固表面相邻的砼柱表面,张拉梁段沿横向延伸出砼柱表面,所述张拉杆平行于砼柱待加固表面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张拉梁段并连接张拉连接板,另一端螺纹配合设置张拉螺母;
b.布置纤维布:将纤维布沿砼柱待加固表面横向布置,一端通过第一锚具锚固形成第一锚固段,另一端与张拉连接板固定连接形成张拉段,所述纤维布与砼柱待加固表面相对的一面涂有粘接剂;所述第一锚具包括第一锚固压板和固定设置在砼柱待加固表面的第一锚固螺栓,所述第一锚固压板通过第一锚固螺栓将纤维布第一锚固段紧压在砼柱待加固表面,所述第一锚固段形成向端部逐渐加厚的楔形结构,所述第一锚固段的厚端延伸出第一锚固压板;所述张拉连接板为夹板结构,所述张拉连接板通过张拉螺栓夹住张拉段,所述张拉段形成与第一锚固段加厚方向相反的楔形结构,张拉段厚端延伸出张拉连接板;
c.纵向张拉:通过旋紧张拉螺母使张拉杆对纤维布施加纵向张拉力并达到设定拉力;
d.锚固完成:纤维布靠近张拉连接板处通过第二锚具进行锚固形成第二锚固段,所述第二锚具包括第二锚固压板和固定设置在砼柱待加固表面的第二锚固螺栓,所述第二锚固压板通过第二锚固螺栓将第二锚固段紧压在砼柱待加固表面,所述第二锚固段形成与第一锚固段加厚方向相反的楔形结构,所述第二锚固段的厚端延伸出第二锚固压板;
e.滚压粘贴:通过均匀作用于纤维布外表面的压力,使纤维布密贴于砼柱待加固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张拉设备还包括前支角钢,所述前支角钢的内角沿竖向卡在砼柱一角并紧靠张拉反力梁内侧承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前支角钢下端联结有辅助平角钢,用于辅助支撑张拉连接板并使张拉连接板保持与被张拉纤维布平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第一锚固段、第二锚固段和张拉段的楔形结构均由纤维布纵横交错叠铺粘结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张拉结束时至少达到设计拉力的102%,并静定至少2分钟后放回至设计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锚固完成后拆除张拉设备;
还包括步骤f:待粘接剂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锚固压板和第二锚固压板,并切除设计粘贴区域外多余的纤维布,按设计要求对外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张拉反力梁纵向设置条形通孔,所述固定梁段通过穿过条形通孔的螺栓固定在砼柱表面,所述张拉杆通过条形通孔穿过张拉梁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张拉螺母通过球形铰接结构紧靠张拉梁段外侧表面,所述张拉螺母与球形铰接结构之间设置平面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应力纤维布加固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杆上设置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拉力信号处理系统,所述拉力信号处理系统连接数据输出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劲宇;周志祥,未经周劲宇;周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4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