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异味魔芋豆腐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553.9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钟耕;次仁白珍;赵亚楠;夏玉红;何翠婵;律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4 | 分类号: | A23L1/2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味 魔芋 豆腐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异味魔芋豆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又名蒟蒻,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的总称, 栽培学上属薯芋类作物。
魔芋粉是魔芋的球茎经物理方法加工获得,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属可溶 性半纤维素。魔芋以其葡甘聚糖的独特理化和医药价值,对人类“文明病”的高血脂、高 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病、便秘症等具有防治作用,魔芋豆腐是其主要的产品形式之一。 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魔芋豆腐是以魔芋粉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使魔芋吸水成 为魔芋胶,将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加水中获得)用少量水溶解,与魔芋胶搅拌 混合均匀,置于水浴中加热,冷却后即成魔芋豆腐。“魔芋豆腐”既可单独烹食,亦可佐 其它菜肴共食,其味清爽,可切丝、片、块,凉拌,又可炒食,与蔬菜、肉类同烹更佳; 是烧烤、火锅、居家副食常用食料,是各处宾馆、饭店、宴席桌上的一道名菜。
在魔芋豆腐的制作中,传统方法必须要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钙作为凝固剂,使魔芋胶 在加热作用下成为魔芋凝胶(豆腐)。但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加入使制作好的魔芋豆腐带 有较重的碱味,不为消费者接受或欢迎,因此,需要将蒸煮成形的魔芋豆腐用清水反复漂 洗,以脱除碱味,使制作过程繁琐并耗用大量的水。同时,对于切成块状的魔芋豆腐内部 的碱味很难脱除,食用时容易被消费者感觉而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异味魔芋豆腐的制作方法,其中使用复合凝 固剂,它的使用不会改变魔芋豆腐的传统做法,只是魔芋豆腐加热凝固方式需采用高温(> 100℃)处理,获得的魔芋豆腐有同样的凝胶强度和结构,但却没有影响食用的碱味存在, 也不用清水反复漂洗魔芋豆腐,改善了魔芋豆腐的食用品质,简化了制作工序,减少了水 的用量。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复合凝固剂主要包括能够用于食用的添加剂(符合GB2760 要求),包括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三钠、氢氧化钙、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焦磷 酸钠、焦磷酸钾等,无异味魔芋豆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食用魔芋粉与水按质量比1∶35-6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放置2-4小 时,使得魔芋粉在水中充分溶胀,成为魔芋胶;
b、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5%-30%碳酸盐、10%-20%氢氧化钙、50%-75%磷酸盐组成的复 合凝固剂用少量水溶解,复合凝固剂总质量为步骤a用水量的0.20%-0.35%,分散均匀后, 加入步骤a所配制的魔芋胶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静置5-10分钟;
c、将步骤b所得混入复合凝固剂的魔芋胶置于压力容器中,密闭加热,于105-120 ℃处理8-30分钟;解压、冷却后,得到无异味的魔芋凝胶,即魔芋豆腐;
d、将步骤c所得魔芋豆腐适当整形,切块、计量,分装,密封,即得可于市场销售 的产品。
上述步骤b中碳酸盐是指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氢三钠,磷酸盐是指磷酸氢二钠、磷 酸氢二钾、焦磷酸钠或焦磷酸钾。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加入水量为魔芋粉质量的45倍;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碳酸钠的用量为复合凝固剂总量的20%,氢氧化钙为10%,焦 磷酸钠为70%,复合凝固剂的用量为步骤a用水量的0.25%;
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控温110℃加热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得产品没有令人不愉快的碱味,魔芋豆腐的口感和 质地与传统产品没有区别;采用高温(>100℃)加热,魔芋加热凝固时间缩短,产品受 热均匀,品质一致性得到提高;由于没有碱味存在,不需要用清水反复漂洗,避免了耗用 大量的清水和时间。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所得产品食用方便,制成的魔芋豆腐具有传统 产品的特有结构,软硬适度,煮、煎、烹、炒、烧均可,入口滑爽,口感好,市场前景广 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 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a、将食用魔芋粉与水按质量比1∶3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 使得魔芋粉在水中充分溶胀,成为魔芋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