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654.6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邹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式瓷 绝缘子 水压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瓷件检测,属于机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的作用是以水为介质对悬式瓷绝缘子瓷件头部进行耐压检测,测定瓷件绝缘子头部是否存在内部缺陷,避免有缺陷的瓷件流入下道工序。
目前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多采用手动方式,瓷件的升降,加压等动作均为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由于试验压力最高达60Mpa,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以降低绝缘子检测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水压试验缸、瓷绝缘子支承座和电气控制机构,其中机架采用立柱框架式结构,上横梁的中部安装水压试验缸,水压试验缸顶端外接电动试压泵,该检测装置同时设有回转机构、偏心轮升降机构,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置于机架内,其顶部转动的送料板同时设有两个绝缘子支承座,两个支承座中间设有高度与机架对应的挡板,该挡板将回转机构的送料板分为机架内外两部分,转至框架内的支承座均与水压试验缸位置相对应;偏心轮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内送料板支承座下部,回转机构及升降机构与电气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偏心轮升降机构由偏心轮、齿轮齿条和气缸组成,偏心轮、齿轮齿条和气缸依次连接,固定在机架内底部,偏心轮位置与回转机构送料板支承座对应。
本发明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采用回转送料机构,使试验装置设有两工位,瓷件的装取和试验工位完全隔离,除工件装取外的全部动作均自动完成,极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检测装置中凸轮升降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中:1-水压试验缸、2-装取工位、3-试验工位、4-回转机构、6-偏心轮、7-气缸、8-支撑座、9-支撑块、1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悬式瓷绝缘子内水压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0、水压试验缸1、瓷绝缘子支承座8和电气控制机构,其中机架10采用立柱框架式结构,上横梁的中部安装水压试验缸1,水压试验缸顶端外接电动试压泵,该检测装置同时设有回转机构、偏心轮升降机构,回转机构4的回转轴置于机架10内,其顶部的送料板同时设有两个所述绝缘子支承座8,两个支承座中间设有高度与机架10对应的挡板,该挡板将回转机构4的送料板分为机架内外两部分,当送料板回转后,任一转至框架内的瓷绝缘子支承座8均与水压试验缸1位置相对应;偏心轮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内送料板支承座8下部,所述偏心轮升降机构由偏心轮6、齿轮齿条和气缸7组成,偏心轮6、齿轮齿条和气缸7依次连接,固定在机架10内底部,其中偏心轮6位置与回转机构送料板支承座8对应。偏心轮6与机架10底板之间设有支撑块9,其作用是当瓷件上升到最高位置后,偏心轮继续转动,直到抵住支撑块9,保证加压试验时的下压力由偏心轮轴和支撑块而不是气缸承担。同时上述回转机构及升降机构与电气控制机构连接。
检测操作过程是:在装取工位取出已试验工件,并装入新瓷件,按下电气控制机构的启动开关,工件回转到试验工位,偏心轮转动,推动瓷件上升与试压缸接触,自动试压泵工作,电动试压泵输出的高压水经过该缸活塞杆内部的小孔进入瓷件头部,对瓷件头部进行耐压试验,最高试验压力60Mpa。试验压力达到后电接点压力表发出讯号,试压泵停止工作并卸压,偏心轮反转,瓷件下降,待接到回转信号后开始回转,进入下一工作循环。试验时,缸的活塞面积大于试验缸头与瓷件内孔密封环的面积,且活塞可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这样对不同高度的瓷件均可保证该密封处始终处于压紧状态,不泄漏。
采用上述结构后,框架外是装取工位,操作者在此完成瓷件的装取工作;框架内是试验工位,在此工位对瓷件试压。两工位间用挡板隔离,保证瓷件破裂时不会对操作者构成威胁。两个工位由回转机构驱动实现自动回转定位,装取工件和试验同时进行,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