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浓度可燃气体的燃烧方法及流化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668.8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强;张力;杨仲卿;蒲舸;闫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8;F23C1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可燃 气体 燃烧 方法 流化 反应器 | ||
1.一种低浓度可燃气体的燃烧方法,其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低于10%,其特征在于:采用流化反应器作为燃烧器,燃烧器的布风板上置有砂粒;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低浓度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分别通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经过热交换后的低浓度可燃气体和助燃空气通入流化反应器的混合腔内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布风板进入所述燃烧器的燃烧腔内燃烧;燃烧后的气体作为换热器的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浓度可燃气体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粒为石英砂颗粒,粒径为0.1~10mm。
3.一种流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1),所述反应器壳体(1)由布风板(2)分隔为混合腔(3)和燃烧腔(4),混合腔(3)上设有燃气进气孔(5)和助燃空气进气孔(6),燃烧腔(4)上设有燃烧气体出气孔I(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换热器(8)和助燃空气换热器(9),燃气换热器(8)的换热管一端为燃气进口端(10),另一端与燃气进气孔(5)连通,助燃空气换热器(9)的换热管一端为助燃空气进口端(11),另一端与助燃空气进气孔(6)连通;所述燃烧气体出气孔I(7)分别与燃气换热器(8)和助燃空气换热器(9)的换热腔连通;所述布风板(2)上设有一层砂粒(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换热器(8)的换热腔壁上设有燃烧气体进气孔I(13)和燃烧气体出气孔II(14),所述助燃空气换热器(9)设有燃烧气体进气孔II(15)和燃烧气体出气孔III(16),所述燃烧气体出气孔I(7)分别与燃烧气体进气孔I(13)和燃烧气体进气孔II(15)连通,所述燃烧气体出气孔II(14)与燃烧气体进气孔II(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气体出气孔I(7)与燃烧气体进气孔II(15)连通的管路和燃烧气体出气孔II(14)与燃烧气体进气孔II(15)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流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风板(2)的出风孔上固定设有盲孔结构的风帽(18),风帽(18)的侧壁上设有风帽小孔(19),所述布风板(2)的出风孔、风帽小孔(19)和燃烧腔(4)依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6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