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环装配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715.9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念;周文全;王胜华;谯平;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活塞环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活塞环分为油环和气环,安装于活塞圆周上的环槽内,起刮油及保持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密封的作用。目前,各发动机生产厂家均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安装活塞环,工人将活塞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然后用手掰开活塞环的开口,将活塞环卡入活塞上对应的环槽中,所存在的不足在于:
1、人工操作力度难以准确掌握,活塞环容易轴向变形,使得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密封不好,造成发动机漏气,使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达不到标准。
2、活塞环开口容易径向变大,使活塞环径向压力增加,造成发动机汽缸壁磨损严重,以致发动机拉缸。
3、工人直接接触活塞环,容易将活塞环表面弄脏,活塞环的清洁度较差,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4、工人操作费力、劳动强度大,并且装配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环装配工装,以防止活塞环轴向变形或开口径向变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塞环装配工装,包括底板、紧固板、肋板和工装,其中紧固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该紧固板通过肋板与底板相固定;在所述紧固板上悬挂有工装,该工装为圆柱体,并位于紧固板与底板之间,且工装的轴心线与底板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工装的底端为扩径段,该扩径段与工装的基准面之间通过圆锥面过渡,并且在工装的底面开有定位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工装基准面的直径与待安装活塞环的内径相适应。装配活塞环的时候,先将待安装的若干个活塞环叠加套装在工装上,最下面的一个活塞环由工装基准面与圆锥面的接合处限位,然后用手托住活塞的底部,使活塞的顶部伸入工装底面的定位槽内,此时开启气动装置,使气动装置的压头迅猛下压,压头作用在最上面的一个活塞环上,推动整叠活塞环向下运动,使最下面的一个活塞环张开,并沿着工装下端的圆锥面和扩径段往下移动,当该活塞环与工装脱离的时候,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活塞环向内收缩复位,正好卡入活塞上对应的环槽中。取下装配好的活塞,换上另一个待安装的活塞,通过操控气动装置,即可进行下一工件的安装。
由于活塞的外圆周上一般具有三个环槽,因此在装配活塞的时候,需要配备三套活塞环安装装置进行流水线作业,通过设置每套装置中工装底部定位槽的深度,使之与活塞上环槽的高度位置相适应,这样一套装置装配一个活塞环,三套装置共同作用,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同一活塞上三个活塞环的安装。
因气动装置具有动作块、瞬间冲力大等特点,这样活塞环在工装上受气动装置冲击力的作用,不仅受力均匀,而且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从张开到收缩复位瞬间完成,在提高装配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能有效防止活塞环轴向变形或开口径向变大,保障了活塞环的装配质量。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安装,并保证连接的牢靠性,上述紧固板与底板相平行,该紧固板的一端通过肋板与底板焊接固定。
在上述工装内设有空腔,该空腔下端的开口在定位槽的槽底,在空腔顶壁的中央开有贯通至工装顶面的通孔,该通孔中穿设有螺杆,该螺杆的下端伸入空腔内,并套装有第一螺母,螺栓的上端穿过紧固板,由第二螺母锁紧。空腔一方面能减轻工装的重量,以减小工装对紧固板的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螺栓与紧固板连接,并且调节工装的高度位置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活塞环在安装的时候受力均匀,并且受力方向恒定,能有效防止活塞环轴向变形,保证了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密封良好,避免了发动机漏气,使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均能达到标准。
2、有效防止了活塞环开口径向变大,减轻了活塞环与发动机汽缸壁之间的磨损,避免了发动机发生拉缸。
3、在装配的过程中不会弄脏活塞环表面,提高了活塞环的清洁度,从而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
4、装配活塞环时快捷方便,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活塞环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感应炉用一炉两锭浇铸装置
- 下一篇:钢包滑板凸台面平行度检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