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柔软功能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1719.7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先;张凤秀;高素华;胡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224 | 分类号: | D06M13/224;D06M15/15;C07H15/26;C07H1/00;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柔软 功能 蔗糖 脂肪酸 缩水 甘油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柔软功能的织物接枝交联剂和抗皱整理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程领域,交联接枝剂是广泛使用的助剂,如在化学纤维上接枝交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等。在国内,交联蛋白质常常用到戊二醛,但是戊二醛交联时会使蛋白质泛黄。在抗皱整理时,常常使用2D树脂,但使用2D树脂不仅会产生甲醛,还会使织物柔软度下降。
在化学纤维上交联蛋白质,制备既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性能纤维或面料时,接枝了蛋白的化学纤维硬挺度会过度增加,柔软度下降严重,使得服用性能下降。即使后来用柔软剂进行处理,柔软度只是略有增加,并且柔软剂在洗涤过程中还会被洗脱,使得柔软效果不能持久。
因此,有必要合成新型的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使化学纤维在接枝蛋白之时就不会或者很少发生硬挺度增加的现象,使得接枝蛋白的化学纤维仍然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同时,也用于织物的抗皱整理,使得经抗皱整理的织物不仅抗皱效果增加,而且硬挺度不增加,柔软度得以保持。该类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及其合成方法。这种新型的交联剂既具有交联功能、又具有柔软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抗皱整理功能。
本发明具有柔软功能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交联剂、抗皱整理剂的分子式为C12+m(16~18)+3nH22+m(30~36)+5nO11+m+nm=1~3,n=2~7,m+n≤8。结构式为:C16~18H30~36OmC12H22O11(CH2CHCH2O)n,是一种固体物质,白色,水溶性较差,热水易溶。可在60℃配制成2%~6%胶体溶液。在达到溶化之前分解。
该交联剂中,起交联作用的是环氧丙基,起柔软作用的是脂肪酸酯碳氢链。该分子中有2~7环氧丙基,有1~3个脂肪酸酯基团。由于合成蔗糖脂肪酸酯时不能在蔗糖分子上定量接上脂肪酸基团,所以,用蔗糖脂肪酸酯合成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物,平均每个分子上有两个酯基。
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上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环氧丙基时,就具有交联功能。环氧丙基越多,交联效果越好,但与酯基加起来最多为8个。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由于自带疏水的脂肪酸酯基团,在蛋白质交联时,比较均匀地混在蛋白质中间,能够有效地降低蛋白质之间的作用,起到柔软的效果。
具有柔软功能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交联剂、抗皱整理剂的合成方法如下:
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蔗糖脂肪酸酯水溶液放入20~30℃恒温水浴中,然后缓慢加入环氧氯丙烷,水溶液中蔗糖脂肪酸酯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数之比为1∶6.2(环氧氯丙烷略过量),同时加入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2%的蔗糖脂肪酸酯溶液与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2500∶1,并加入氢氧化钠中和产生的盐酸,机械搅拌;在环氧氯丙烷添加完后,温度升到35~40℃,并保持恒定,反应20小时,然后用硫酸中和反应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即得到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
环氧氯丙烷需要缓慢添加,以免产生温度失控现象。
本发明的优点是: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具有良好的交联、柔软和抗皱整理效果,不会产生甲醛。将合成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与牛奶蛋白混配成溶液,处理碱减量腈纶织物,可将牛奶蛋白牢牢地接枝在织物上。在牛奶蛋白接枝率为2.5%的范围内,接枝牛奶蛋白的织物柔软度不发生下降。
实验证明:
将合成的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交联剂处理真丝绸,可使普缎丝绸的褶皱弹性回复角从180°左右上升到260°~270°。用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在化学纤维上接枝牛奶蛋白,蛋白接枝率在2.5%以下,可使接枝蛋白的化学纤维硬挺度不增加,保持原来的柔软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冲刷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智能流量测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