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蛭的旱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1863.0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胡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80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蛭 方法 | ||
1.一种水蛭的旱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蛭苗种的挑选:将引进的水蛭苗种放入白色的盆中,明显受伤的、 不活跃的剔除,将挑选出来的苗种放入0.3ppm的呋喃唑酮溶液中消毒浸泡 1~2小时,然后放入清水中10~20分钟,人工按生长期的不同大致将其 分成种蛭期、孵化期、前期幼蛭、后期幼蛭和成蛭,之后按0.02~2.3公 斤/平方米的养殖密度投入所对应的养殖床;
(2)、养殖床的建立:养殖床底部用极密的不锈钢网架空,离地面约3~5 cm,按水蛭不同生长期分四个部分建造,种蛭床、孵化床、前期幼蛭床、 后期幼蛭和成蛭床面积比是1∶1∶2∶4,然后铺上疏松弱酸性土壤,土壤 PH6~6.8,厚度10~20cm;各个时期的管理按下述区别对待:
A、种蛭床的管理:每隔6~7天清除蛭粪一次,采收的蛭茧投入孵化床 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蛭床,并每隔4~15天投入优质的野生种蛭;
B、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10~15厘米,土壤保持碎细和湿润,孵 化基每日用铁叉松动1~2次,采收的前期幼蛭投入前期幼蛭床;
C、前期幼蛭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及时除粪,补充饲料,饲 料中添加一些粉碎的腐烂水果、动物血块,由少到多,逐渐加大用量;采 收的后前期幼蛭或成蛭投入后前期幼蛭或成蛭床;
D、后期幼蛭和成蛭管理:每隔2~4天清除蛭粪一次;
(3)、人工驯养:首先用喷雾器,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养殖床的泥土上,土 壤表面水分含量为15.1%~16.7%,以用力捏泥土指缝有水溢出为宜,室内 温度在18~30℃,然后将苗种放入其中;
(4)、饲料制备:
A、饲料发酵腐熟前的加工
饲料采取堆沤发酵方法,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草料40%、粪料60%; 草料层厚约6~9厘米,粪料层厚约3~6厘米;所述草料是植物类的 杂草树叶切成1~2厘米,所述粪料是禽畜粪便;草料和粪料应交替铺放, 交替铺垫3~5层后在堆面浇喷水,直至料堆渗出水来为止,然后重复铺 放3~5层,再浇水,饲料堆高度0.8~1米左右,饲料堆的温度控制在 15~70℃;
B、堆沤发酵饲料的条件
在保持发酵堆酸碱度不变的条件下添加氮素,添加量为发酵堆总重量 的0.3%,当饲料堆抠发酵腐熟完成后,补充约为发酵堆总重量30%的水分, 待发酵腐熟后将饲料堆压实,另外再用清水从料堆上部喷淋冲洗,直到饲 料堆底流出水来,先试投饲料观察1~2昼夜,确定喂养后水蛭积极进食并 无异常反应再大量投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的旱养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添加氮素 采用尿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