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022.1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强;杨初昕;谭国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建筑物外墙外侧安装玻璃幕墙的玻璃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幕墙建设工程中,从室外看,大多数都是单一的明框或者隐框,而且其安装框架均为水平或者竖直布置,没有特色。室外是全隐框设计,则室内看到大量安装结构和明框,视觉效果差异很大。从室外看,不管是明框还是隐框,其都是在幕墙内侧通过附带的连接结构与建筑物墙体安装固定,从室内看,则可看到大量安装结构和明框结构,不够美观。如果设置为半隐框幕墙系统,室外看到水平明框和竖直隐框,则室内看到的是竖直明框和水平隐框,视觉效果不一致。要么设置为内外侧均为明框的系统结构,这样需要花费很多材料,增加了幕墙的重量,成本也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外两侧视觉效果一致且均为半隐框的玻璃幕墙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幕墙系统,用于将菱形的玻璃片安装于建筑物外墙,所述菱形的玻璃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第三边以及相对的第二边、第四边,所述玻璃幕墙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内侧的室内明框、设置于外侧的室外明框,所述室内明框夹持所述玻璃片的第一边和第三边,所述室外明框夹持玻璃片的第二边和第四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室内明框与所述室外明框在相交处通过连接基座安装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室内明框固定安装于所述建筑物外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玻璃片是中空双层玻璃,所述玻璃片周边嵌装有具有向侧向延伸的侧沿板的凹槽形的玻璃附框,所述玻璃幕墙系统还包括部分嵌于所述玻璃附框的凹槽内的压板,所述室内明框或所述室外明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压板固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室内明框包括钢制主受力龙骨、套设并固接于该主受力龙骨的装饰铝型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室外明框即室内隐框夹持玻璃片相对且平行的两边,用室内明框即室外隐框夹持玻璃片相对且平行的另外两边,则室外明框与室内明框倾斜方向相反,倾斜角度一致,因此分别从室内外看此玻璃幕墙,可以得到室内外两侧视觉效果都是一样的;室外明框在室内看则是隐框,室内明框在室外看则是隐框,因此在室内外看该玻璃幕墙系统均为半隐框形式,即一半幕墙框架是明框,另一半幕墙框架是隐框的形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布置得到室内外两侧视觉效果一致且均为半隐框的玻璃幕墙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的平面布置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中的单个玻璃片单元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中的室内明框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中的室外明框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中的室内明框与室外明框相交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玻璃幕墙系统中的室外明框在与室内明框相交处的安装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玻璃幕墙系统,用于将菱形的玻璃片10安装于建筑物外墙,所述菱形的玻璃片1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11、第三边13以及相对的第二边12、第四边14,玻璃片10的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第四边14首尾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玻璃幕墙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玻璃幕墙内侧的室内明框20、设置于外侧的室外明框25,所述室内明框20夹持所述玻璃片10的第一边11和第三边13,所述室外明框25夹持玻璃片10的第二边12和第四边14。
在室外可以明显清楚看到的安装框架是室外明框25,而在室内只能隐约看到该室外明框,因此室外明框25也就是室内隐框;在室内可以明显清楚看到的安装框架是室内明框20,而在室外只能隐约看到该室内明框,因此室内明框20也就是室外隐框。
用室外明框25即室内隐框夹持玻璃片相对且平行的两边,用室内明框20即室外隐框夹持玻璃片相对且平行的另外两边,则室外明框25与室内明框20倾斜方向相反,倾斜角度一致,因此分别从室内外看此玻璃幕墙,可以得到室内外两侧视觉效果都是一样的;室外明框25在室内看则是隐框,室内明框20在室外看则是隐框,因此在室内外看该玻璃幕墙系统均为半隐框形式,即一半幕墙框架是明框,另一半幕墙框架是隐框的形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布置得到室内外两侧视觉效果一致且均为半隐框的玻璃幕墙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