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祛斑面膜用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2275.9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欣;林小平;徐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面膜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祛斑面膜用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希望改变自己的容貌拥有白皙的肤色,期待着美白祛斑化妆品有更加积极的药理效果。长期以来,美白祛斑是大多数爱美的女性所追求的目标,而美容界几乎把含汞、氢醌的制剂当作唯一有效的美白祛斑化妆品。含违禁成分过万倍的汞及其化合物祛斑一周见效,毒性积聚致使无数消费者面部细胞坏死,留下不可治愈的青斑;氢醌的限用量为0.02%,而超过限用量上百倍的氢醌才有明显效果,但若长期使用会在脸上留下不正常的白块而终生遗憾。因此,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美白祛斑材料一直是困扰美容化妆行业的课题。
目前国内最广泛使用并且共认安全的美白祛斑材料是熊果苷、维生素C和曲酸。熊果苷化学名:氢醌-β-D-吡喃葡糖苷,它能缓慢释放出氢醌阻止黑色素生成的酶-酪氨酸酶的活性,显示出抑制黑色素的作用。熊果苷不会像氢醌那样对黑色素细胞产生毒性,属安全的美白祛斑原料。只是熊果苷的作用太慢,其缓慢分解释放出部分氢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作用几乎觉察不到。即便是长期使用含熊果苷的美白祛斑产品都没有明显的感觉。以致人们对添加熊果苷的美白祛斑产品逐渐失去了信心。
维生素C可以治疗肝斑或里尔黑皮症等后天性色素沉着,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也被认为是安全的美白祛斑材料。但是维生素C不易被皮肤吸收,维生素C的水溶液极易氧化变质,保存十分困难。后来人们开发出维生素C棕榈酸酯、维生素C磷酸酯镁,解决了维生素C的稳定性问题。这些衍生物水溶性差,不易添加,美白祛斑的效能明显下降。本来维生素C祛斑效果就不理想,其衍生物的功效又要差一些,有经验的配方师一般不愿使用。
曲酸多种曲霉属菌类代谢产生的物质,是人们食用的东西,对皮肤无刺激,不会引起白斑后遗症。曲酸对人体皮肤黑色素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曲酸对人体皮肤黑色素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常与其它美白祛斑材料复配被用作皮肤增白和防晒产品,很少见到单独使用曲酸并且有显著祛斑疗效的报道。一般的美白祛斑配方也比较少见。
中药是来自天然的植物药,具有许多活性成份生物碱、皂苷、黄酮类、有机酸等不同活性成份,而且不同中药具有不同功效,如清热解毒消肿、活血化淤、滋润美白、滋阴燥湿等。中药美容的安全性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中药美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昧。目前,已有中药祛斑面膜,使用的中药原料如白术、白果、白蔹等白色中药都具有白肤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外用途径进行美白祛斑的美容药,如现有的一种中药美白祛斑面膜采用白芍、白僵蚕、白术、密僧、桑叶等为原料。但实际上,美白皮肤只是驱除皮肤斑点的一个方面,祛斑,更要通过活血化淤、软经散结、发散解表等综合调理来实现。
除此,现有的中药美白面膜存在渗透效果不佳或使用不方便的缺点。常见的美白祛斑产品剂型有膏霜和乳液,由于膏霜和乳液要添加较大剂量的乳化剂、成型剂。这些额外的添加剂通常是固态物,会阻隔美白药物往皮肤深层的渗透,影响美白祛斑的效果。若以水作为载体可提升药物的渗透速度,但是水剂往脸上涂抹时容易流淌,在脸上停留时间短了也不利于药物渗透吸收。另有一些中药美白祛斑面膜在使用时需用新鲜西红柿汁、酸奶、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敷在面部,这些物质的加入调匀虽然增加了有效成分的停留吸收时间及保湿效果,但使用不方便,调制过程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美白祛斑面膜用溶液,有效解决黄褐斑、蝴蝶斑、老年斑等色素沉着引发的肌肤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药物载体停留时间短,不利于药物渗透,或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美白祛斑面膜用溶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由该美白祛斑用面膜溶液制得的面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美白祛斑面膜用溶液,含有中药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是手参、人参花、金合欢、金银花、玫瑰花和菊花的中药提取液。
所述的活性成分是由以下质量比例的中药提取所得:手参5-55%、人参花15-35%、合欢花5-15%、金银花5-15%、玫瑰花15-20%、菊花5-10%。优选比例为手参40%、人参花15%、金合欢10%、金银花10%、玫瑰花15%、菊花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垫板
- 下一篇:一种金属胎防滑防水缠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