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实验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2545.6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煜;吴先球;伍尚彬;陈淑玲;洪铭福;吴丽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9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106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实验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实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实验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远程实验系统多数使用代理服务器或嵌入式服务器方案实现实验设备的远程控制。代理服务器方案使用PC机作为网络代理服务器实现多台设备的远程监控,该方案适应性较差,数据传输速率不高,远程监控的实时性弱,软硬件不可剪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嵌入式服务器方案要求每台设备配有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发、设备网络连接及与远程监控主机的数据交互,令实验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分散,只能实现一对一的连接,从而限制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以上方案均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低效率的问题。
而目前应用于远程实验系统的C/S网络结构的需要用户安装相关软件,不仅提高了教学与实验成本,还给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此外,传统远程实验系统的Web应用采用同步交互过程,用户大量时间用于等待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界面并不连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协调性好、性能高、效率高且界面友好连贯的集约型远程实验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实验系统,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嵌入式接入终端、Web服务器、远程客户端,所述Web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分别与远程客户端和嵌入式接入终端互联,所述嵌入式接入终端与实验仪器设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Web服务器与远程客户端间的互联采用B/S网络结构,且采用异步JavaScript和XML模式实现数据传输。
所述嵌入式接入终端将多台实验仪器设备接入系统,所述实验仪器设备为数字化设备,其设置有单片机模块,利用单片机模块的无线通信接口或有线通信接口传送控制信息以及反馈状态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接口为蓝牙或无线路由或共享无线接入接口,所述有线通信接口为电力电源线或以太网或高速数据串行总线。
所述嵌入式接入终端设置有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与Web服务器的网络通信的ARM嵌入式模块。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嵌入式接入终端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以独立的进程与Web服务器互通控制/数据信息,所述Web服务器将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映射为统一的本地资源,Web服务器还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实现对实验仪器设备、远程客户端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统筹处理,从而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与用户的多对多连接;用户在远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下载浏览页面,在浏览页面进行远程实验操作。
本发明的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还包括初始化设置步骤,所述初始化设置为管理员在Web服务器设置网络参数,完成Web服务器所内置的用户注册/登录/验证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模块和观察实验现场模块的配置。
本发明的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还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步骤,所述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为仪器开发者在实验仪器设备完成通信协议配置,并将实验仪器设备接入嵌入式接入终端。
本发明的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还包括通过在Web服务器设置账号权限管理模块来实现权限管理。
本发明的远程实验系统的实现还包括设置有开发者接入模块,仪器开发者直接采用嵌入式接入终端与实验仪器设备互动,或者通过开发者接入模块实现与实验仪器设备的数字化采集和控制,并在Web服务器进行登记,将一台或者多台实验仪器设备接入系统,实现仪器的集群化。
利用了嵌入式和web集群技术,使用了嵌入式标准件、B/S结构控制经数字化改造的实验仪器设备,实现了用户与远端实验设备的数据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Web服务器作为系统管理和数据处理的中心,实验仪器设备遵循系统制定的通信标准。系统制定的通信标准可采用RETP协议,RETP协议是嵌入式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协议,工作在ISO/OSI体系的应用层,命令、数据信息嵌入在报文中。请求报文包括请求类型、URL、请求参数、版本以及通信密码等信息。响应报文包括版本、状态码和状态短语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