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投影拼接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261.9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如西;刘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3B2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拼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显示屏幕,具体是一种背投影拼接墙。
背景技术
为维护投影单元内部的部件,例如调节用于控制投影光机投射角度的调整轴的和调整控制接口处各连接线和接口。现有的背投影拼接墙在背投影单元后面要预留一定的维修通道和空间。例如投影单元尺寸为50英寸的拼接墙,通常需要在拼接墙的后部设置深度约1500mm的空间。因此传统的背投影拼接墙需要占用较大的维护通道或空间,给背投影拼接墙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教狭小空间内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号为ZL200820133013.6,提出了一种前维护背投影拼接墙,其由若干上投影单元和若干下投影单元组成,使得维护人员可以再在屏幕的前方完成维护工作,因此无需在拼接墙后方设置用于容纳维护人员进入的维护通道或空间。但是该拼接墙的不足之处在于:该拼接墙最高只能拼接两层投影单元,不能拼接三层及三层以上的投影单元,限制了拼接墙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投影拼接墙,使其不仅无需在拼接墙后方设置额外的维护通道或空间,而且还可以拼接多层投影单元。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投影拼接墙,其由至少一个第一投影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投影单元拼接组成,任一投影单元均包括:投影框架箱体,设置在所述投影框架箱体中的投影光机、反射镜和调整轴,设置在所述投影框架箱体前端的背投影屏幕,该调整轴用于调整投影光机的投射角度,此外:
且任两相邻所述第一投影单元或任两相邻所述第二投影单元沿垂直方向 叠加拼接,任一所述第一投影单元与任一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投影单元沿水平方向并排拼接,且当任一所述第二投影单元并排拼接在任一所述第一投影单元右侧时,它们的后部形成一非封闭的维护槽或封闭的维护通道,该维护槽或维护通道可容纳至少一操作人员进入或通过,且该维护槽或维护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一投影单元上,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二投影单元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维护槽为V型槽。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V型槽的开口处还设有连接杆或连接板,用于加固所述V型槽。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投影框架箱体上方设有与其下方凸部相配合的凹部,使得两相邻的所述第一投影单元或两相邻的所述第二投影单元沿垂直方向叠加拼接时,位于上方的投影单元的凸部嵌入并配合于其下方的投影单元的凹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投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该投影框架箱体中的控制接口,所述第一投影单元的控制接口设置在其投影箱体框架内部左下方,所述第二投影单元的控制接口设置在其投影箱体框架内右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投影框架箱体前端面的两侧设有垂直于前端面并向后延伸的两拼接面,该两拼接面用于任一第一投影单元和与其相邻的任一第二投影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投影单元的投影框架箱体位于前端面左侧的左拼接面的宽度大于位于前端面右侧的右拼接面的宽度,所述第二投影单元的投影框架箱体位于前端面左侧的左拼接面的宽度小于位于前端面右侧的右拼接面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一投影单元和所述第二投影单元的结构镜像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V型槽的截面的开口端宽度大于460mm,槽深大于4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投影框架箱体的特别设计,使得第一投影拼接单元和第二投影拼接单元在按照一定方位拼接时(通常是第二投影拼接单元位于右侧),使得该第一投影拼接单元和该第二头影拼接单元后部形成一可以容纳维护人员进入的非封闭的维护槽或封闭的维护通道。因此,本发明的背投影屏幕拼接墙后方无需额外预留用于维护人员进入 的维护空间。此外,由于第一投影单元和第二投影单元可以沿垂直方向分别拼接成第一投影单元列和第二投影单元列,然后第一投影单元列和第二投影列之间并排拼接即可组成超过3层以上的背投影拼接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第二投影单元列设置在第一投影单元列左侧时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第二投影单元列设置在第一投影单元列右侧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投影单元的右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投影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二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三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