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自动伞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277.X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杰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A45B23/00;A45B25/02;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伞,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自动伞;也可以叫 活动车棚。
背景技术
汽车在烈日下运行或停靠时,需要防暑降温或遮荫;其实,运行 中汽车内开着空调,降温问题还不大;一旦停靠很久,绝少有人会开 着空调的,很耗能;这要在广东等南方的夏日,一旦再次进入车内仿 佛进了蒸笼一般让人难以忍受。在大树下停靠需要防止鸟粪之类杂物 掉在车顶;严寒冬日的大雪天,需要防止积雪在车顶。
目前,作为代步工具汽车的夏日防晒工具有多种多样。但是,尚 无完全容置于车体的车顶内,与汽车一体而又不改变现有车体结构进 而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车载自动伞。该车载自动伞使用时弹出车 体,夏日的高温天气既可遮阳、通风和降温;冬日大雪天气,可以防 止一定程度的积雪,方便出行前除去积雪。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遮阳面积大 且操作方便的车载自动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载自动伞,包括车载伞箱及其内的伞骨传动机构、伞骨举升机 构、防晒机构和伞叶防风装置;所述车载伞箱包括伞箱体和伞箱盖, 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箱盖为车顶外壳的一部分,与车顶外壳的其余部 分密封接合;当所述伞箱盖打开时,所述伞箱体与车顶外壳的其余部 分密封接合;所述伞骨举升机构固定铰支于所述伞箱体内;所述伞骨 传动机构、防晒机构和伞叶防风装置,位于所述伞骨举升机构之上, 并通过平面推力轴承的上压盖固定在所述伞箱盖的伞盖垫板上。
所述伞骨举升机构包括举升驱动机构和举升机械机构;所述举升 驱动机构包括举升电机及受其驱动的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举升机械 机构包括举升长杆、举升短杆、导轨、举升弹簧、长举升推杆、短举 升推杆,所述举升长杆、导轨、短举升推杆和长举升推杆均由导轨滑 套连接,分别通过导轨座固定在伞箱体底板上;所述举升短杆一端通 过短举升杆支座与伞箱体底板固定,另一端与举升长杆中部铰支连接; 长举升推杆44通过导轨滑套推动举升长杆时,旋接于举升长杆另一端 的内伞骨座和外伞骨座作垂直举升运动;所述丝杠通过丝杠支架与所 述伞箱体底部固定,所述丝杠螺母与长举升推杆或短举升推杆固定, 该丝杠螺母在所述丝杠移动时带动长举升推杆或短举升推杆同步移 动。举升弹簧套在导轨上。可阻挡举升过程中的冲击力,使其运行平 稳。
所述防晒机构包括伞骨、伞叶、伞骨连接块;所述伞叶附着在其 伞骨上,所述伞骨通过伞骨连接块连接在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穿置 于平面推力轴承的内孔。
所述伞骨包括驱动伞骨、主伞骨、副伞骨;所述伞骨连接块包括 内伞骨连接块、内伞副骨连接块、外伞副骨连接块、外伞主骨连接块; 所述平面推力轴承包括设置在上压盖与底座之间的伞骨根圆和其间的 钢珠;前述各伞骨一端通过前述各连接块与其伞骨根圆固定;所述主 伞骨分别套接于其主动中心轴和从动中心轴;所述副伞骨与其连接块 套接;所述驱动伞骨分别与其主动和从动中心轴固定;前述各主伞骨 之间的距离受其伞骨根圆中的拨针制约;前述各伞骨除驱动伞骨为主 动伞骨外,其余均为从动伞骨。
所述伞骨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伞骨驱动电机、齿轮组、和 止推轴承;所述伞骨驱动电机通过蜗杆支架固定在伞骨座内侧并与蜗 杆连接,所述蜗轮通过平键与所述主动中心轴同轴装配;所述伞骨驱 动电机与蜗杆驱动所述齿轮组中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 从而再带动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的所述从动中心轴,所述主、从 动中心轴的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驱动伞骨,所述驱动伞骨再带动其主 伞骨、副伞骨;所述主、从动中心轴各带动一个半伞,以对开的形式, 各自朝相反的方向旋转180°打开或闭合。
所述伞骨传动机构为两套,分别驱动内置伞和外置伞,所述内置 伞和外置伞皆由两个半伞组成;所述两伞通过伞骨座支撑杆连接在一 起,所述内置伞的根部紧靠在一起,其外置伞的根部有少许分开,其 内置伞骨排列在略高于其外伞骨的位置上;打开时外伞先开,闭合时 外伞后闭合。
所述伞叶防风装置包括伞叶弹簧钢丝、防风滑轮架、弹簧钢丝压 板;各伞包括六片伞叶片,由十二根所述伞叶弹簧钢丝串联在一起, 所述伞叶弹簧钢丝一端插入其主伞骨连接块,另一端穿过拉线套管, 再经过所述防风滑轮架连接到各伞骨管内的拉簧上;当所述各伞叶片 被风吹开时,所述各伞叶片与各伞骨之间形成通风口;风力减小后, 所述各伞叶片被其伞骨管内的拉簧迅速拉回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杰,未经陈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镍法制备硫酸镍溶液的尾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