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672.8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季怀;唐子颖;林建明;李清华;范乐庆;黄妙良;唐群委;兰章;林幼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22 | 分类号: | H01G9/022;H01M14/00;H01L51/48;H01M10/058;H01M10/056;C09K9/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聚丙烯 复合 凝胶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 ||
1.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 过如下方案实现:
第一步,吡咯单体的吸附:先将吡咯单体溶解于一定有机溶剂中配成混 合溶液,其中吡咯单体占混合溶液体积分数的10%~90%,再用丙烯酸系聚 合物吸附所得混合溶液至少24小时,使丙烯酸系聚合物吸附平衡形成凝胶;
第二步,碘引发剂溶液的制备:将碘单质溶解于任选自N-甲基吡咯烷 酮、乙醇、甲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有机溶剂中,将其配置成 0.01~0.20mol/L的碘引发剂溶液;
第三步,导电聚吡咯的聚合:将第一步中达到吸附平衡后的凝胶浸泡于 1~10倍于其体积的第二步所得的碘引发剂溶液中,在-20~30℃条件下反应 至少24小时,得到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物;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的聚吡咯/聚丙烯酸复合物干燥,除去溶剂得到 复合型的导电高分子物质;
第五步,将第四步所得的复合型的导电高分子物质泡于1~20倍于其自 身体积的液体电解质中,此液体电解质由0.10~0.65mol/L的有机碘盐、 0.10~0.65mol/L的无机碘盐、0.01~0.50mol/L的碘、0~0.65mol/L的吡啶和 相应的有机混合溶剂组成,吸附至少24小时达到吸液平衡后,得到聚吡咯/ 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其中,上述有机混合溶剂为50%~90%有机混 合溶剂体积的乙腈与10%~50%有机混合溶剂体积的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 合物,或50%~90%有机混合溶剂体积的γ-丁内酯与10%~50%有机混合溶 剂体积的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步中,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为聚丙烯酸/明胶共 聚物、聚丙烯酸接枝10~32个碳原子数长链烷烃季铵盐聚合物或聚丙烯酸 甘油酯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五步中,上述液体电解质中的有机碘盐为选自至少 一种如下通式的碘化铵季铵盐:
式中为R1、R2、R3、R4相同或不同,且表示1~5个碳原子数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聚丙烯酸系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五步中,上述液体电解质中的无机碘盐为选自至少 一种如下通式的碘化物:
M+I-
式中M+表示Li+、Na+或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6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