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3863.4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温畅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惠宝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F4/02;B63C9/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包,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背包。
背景技术
现在传统的背包,功能都比较单一,只能满足人们普通携带物品的需要, 而人们在出行、旅游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不方便,比如下雨时忘记带雨具等, 携带各种独立分离的物品十分麻烦,繁多零碎的物品不仅使人们容易忘带、漏 带,而且增加了人们的负荷。而减少携带物,则难以满足出差、旅游、野外作 业人员多方面的需要。
而在登山、探险和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时,携带安全设备十分需要,如安 全吊带,可将人吊起或下降到安全处,达到快速营救的效果,特别在发生灾情 以及救灾时,如地震、发生洪水等,有很多意料不到的险情,救生衣也是必须 的,以备营救落水者或在自己落水后得到自救。
普通的背包无法满足人们出行、旅游、野外作业等多方面的需要,而现有 的种种多功能背包不是复杂沉重就是功能很少,如中国专利200820106751.1提 出的一种带防雨功能的背包,构成中设有背包包体和背带,在所述背包包体外 部设有储物袋,所述储物袋为横向开口,其储物袋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封闭装置; 所述储物袋内放置有雨披。实现了背包既具有书包的功能又兼具遮雨功能,但 其功能太少,远远未能满足人们在以上所提及的种种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背包,是一种 集普通背包功能、遮雨功能、安全吊带功能以及救生衣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背 包,且其结构简单、轻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背包,包括背包本体和背背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 体与背背包结构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多功能背包还包括水上救生装置,所 述背背包结构包括左肩侧部、右肩侧部、腰侧部和背侧部,腰侧部与背侧部连 接,左肩侧部的后侧端、右肩侧部的后侧端均与背侧部连接,左肩侧部、右肩 侧部的前侧端与腰侧部连接,腰侧部的两端之间设有收扣装置。
所述左肩侧部、右肩侧部、腰侧部分别设有左肩部带状体、右肩部带状体 和腰部带状体,两肩侧部的肩部带状体的后侧端与前侧端分别与腰部带状体固 定连接,腰部带状体的两端伸出腰侧部且在伸出端均设有胸前吊扣,两肩侧部 的肩部带状体的前侧端向下延伸至腰部带状体的下方伸出腰侧部且在伸出端设 均有腰部吊扣,在所述腰部带状体的后部连接有绕过人体胯部可钩挂在对应一 侧的腰部吊扣上的左右两条吊带,所述每条吊带上还设有经人体侧部钩挂在对 应一侧的腰部吊扣上的一分吊带,所述水上救生装置包括一体缝接在左肩侧部 与右肩侧部外侧的呈收折状态的气囊袋体,在所述气囊袋体上设有人工充气阀 和/或自动充气阀,所述自动充气阀包括微型高压气瓶和自动充气阀门,微型高 压气瓶瓶口端连接自动充气阀门。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腰部带状体的后部与左右两条吊带之间缝制固定连 接,在腰侧部的下部设有一吊带口袋,所述腰部带状体的后部与左右两条吊带 之间通过吊扣装置活动钩挂连接。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侧部设有防水文件袋。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包顶部还设有防雨器具,防雨器具是在所述背包 本体顶部设有储物袋,储物袋内收藏着折叠的一体缝接在储物袋内并可以翻出 展开使用的雨衣。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背包本体与背背包结构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平时可作普通背包使用,在 特殊情况下,如遇到危险需要救护时,可以拆下背包本体减轻负荷,更有利于 救护工作的进行。
2、在高楼或低处遇到危险时,可以将吊带从吊带口袋内拿出展开,吊带的 自由端绕过使用者的胯部与腰部吊扣扣接,分吊带则绕过人体两侧与腰部吊扣 扣接,达到安全吊带功能,将使用者吊起或下降到安全处,达到快速营救的效 果。
3、在腰侧部的下部设有一吊带口袋,在背包的日常使用中,可以将安全吊 带的下部分折叠收藏在吊带口袋内,使得背包更简洁、小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惠宝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惠宝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D-SCDMA信号发生装置的校准方法
- 下一篇:金鸡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