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板蓝复方饲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3926.6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雁;梁月光;关炳华;林秀旎;陈晓庆;梁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江门市诺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板蓝 复方 饲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禽畜饲料,尤其涉及一种南板蓝 复方饲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等疾病都将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目前“H1N1”等疾病的逐步 蔓延,因此,寻求开发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抗禽畜疾病方法迫在眉睫。
传统禽畜常见病的防治多以人工合成抗生素为主。但是,由于抗生素种类 繁多且养殖户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容易造成畜 牧产品中抗生素残余量超标,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 也抑制了我国肉食品工业的生产和出口创汇。
此外,自2005年起,金刚烷胺、利巴韦林、吗啉双呱等抗病毒西药已全 面禁用于食用动物,这也导致禽畜业抗病毒药物出现空缺,因此,寻求人工抗 生素的替代品,研究和开发中药抗病药物,成为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的当务之急。
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天然中药复方饲料方面的研究。
中国专利CN101406260A公开了一种新型猪饲料配方,该配方将多种滋 补中药应用于猪饲料中,促进了猪的生长,但是,其在抗病方面未见涉及。
中国专利CN1085055C提供了一种纯中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方法,将六十 多种中药成分配制成可驱虫、健胃、防病治病、催长催肥的饲料添加剂,但是, 该专利在对抗“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猪流行性乙型 脑炎”等疾病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目前饲料研究中,尚未见有既能对抗禽畜常见疾病又能促进机体生长的中 药复方饲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可以增强禽畜机体 免疫能力、促进禽畜生长、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南 板蓝复方饲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南板蓝复方饲料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南板蓝复方饲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经分别粉碎并等量递增 混匀制备而得。
南板蓝全株 2~2.5;
金银花茎叶 1.5~2;
益母草 1~1.5;
杜仲叶 0.5~1。
南板蓝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 根茎(茎)和根,为西南和华南地区习惯用药,南板蓝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和 抗菌消炎功效。上述南板蓝复方饲料中的南板蓝全株即采用马蓝的叶、根茎和 根。
上述复方饲料中,首先将南板蓝全株、金银花茎叶、益母草和杜仲叶先分 别粉碎,可粉碎至80~100目,然后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数称取,按照等量递增 法混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南板蓝复方饲料。
本发明的南板蓝复方饲料在使用时,可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均匀混入禽 畜日常饲料中饲喂禽畜,达到增强禽畜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禽畜生长的目的。
上述南板蓝复方饲料与禽畜日常饲料的混合比例,可采用1∶16~18的重 量比。
上述禽畜日常饲料采用任意一种维持禽畜基本生长所用的日常饲料即可, 如可选择如下配方的日常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玉米60~70份、麸皮10~12 份、鱼粉10份、牧草粉8~10份、蚌壳粉8~10份、防霉药0.3~0.5份和生 长素1.5~1.7份混合而成。
饲喂禽畜时,按照1∶16~18的重量比,将本发明的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 入禽畜日常饲料中,混匀,将该混匀好的饲料饲喂给禽畜,饲料的用量为动物 重量的2~3%,每日饲喂3次。
对饲喂本发明南板蓝复方饲料的禽畜进行后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饲喂 本发明南板蓝复方饲料的禽畜与未饲喂本发明南板蓝复方饲料的禽畜相比,不 但体重普遍高于未饲喂的,而且抗病率也均高于未饲喂的,说明本发明不但能 够增强禽畜的机体免疫能力,而且促进禽畜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江门市诺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江门市诺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