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3996.1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生;顾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20/08 | 分类号: | C23C20/08;A01N59/20;A01N59/16;A01P1/00;B01J2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3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表面 纳米 抗菌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待涂不锈钢工件进行预处理;
(2)将TiO2溶胶复合料浆喷涂于不锈钢工件表面,干燥后进行低温烧结处理形成抗菌无机膜,其中所述的TiO2溶胶复合料浆由TiO2溶胶前躯体和TiO2纳米粉体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的TiO2纳米粉体与TiO2溶胶前躯体的体积比为50-90%,所述的TiO2溶胶前躯体由以下含量的组分制备而成:钛醇盐140~180g/L、酸催化剂10~25g/L、络合剂5~30g/L、醇类溶剂600~700g/L、铜或银重金属盐10-20g/L、水12~20g/L;
(3)在抗菌无机膜上喷涂步骤(2)所述的TiO2溶胶前躯体,然后进行低温烧结致密化处理,得到纳米抗菌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抗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不锈钢工件进行的预处理为:对不锈钢工件进行除油、酸洗、活化,然后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化学氧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钛醇盐为钛酸乙酯、钛酸丁酯和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酸催化剂为硝酸、盐酸、硫酸、磷酸、醋酸、甲烷磺酸和乙烷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络合剂为硫脲、乙酰丙酮、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醋酸铵、二乙醇胺、三乙醇胺、EDTA、葡萄糖酸、酒石酸、富马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醇类溶剂为甲醇、无水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乙二醇甲醚或乙二醇乙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表面纳米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铜重金属盐是硝酸铜、亚硝酸铜、硫酸铜或甲基磺酸铜;所述的银重金属盐是硝酸银、氯化银、溴化银、甲基磺酸银或羟甲基磺酸银。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在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抗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不锈钢工件表面喷涂TiO2溶胶复合料浆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低温烧结的温度为250~350℃,烧结时间在20~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抗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低温烧结的温度为250~350℃,烧结时间在10~1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抗菌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重复多次,使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致密的纳米抗菌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9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侧向电极系
- 下一篇:一种仿真膜片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0 通过固态覆层化合物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悬浮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20-02 .镀金属材料
C23C20-06 .镀金属材料以外的无机材料
C23C20-08 ..镀化合物、混合物或固溶体,例如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C23C20-04 ..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