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4182.X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夏敏;林文辉;蒋宇亮;林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萍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1/439;A61K47/34;A61P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格拉司琼 鼻腔 喷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由癌症引起呕吐的止吐药-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ery system 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人体鼻内的总容积是15ml,鼻粘膜面积为150cm2,鼻粘膜上有众多的纤毛,可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药物经鼻腔毛细管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而不经过肝系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因而,是药物吸收的良好部位。
鼻腔作为给药部位,其药物吸收与其他部位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鼻粘膜上有众多的细微绒毛,可显著增加药物吸收的表面积,同时上皮细胞膜下有许多丰富的毛细血管,故药物能迅速吸收。②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鼻粘膜中蛋白水解酶活性低,对在胃肠液与胃肠壁膜中易代谢的或首过效应很大的肽类与蛋白质类药物是有效的给药途径。③鼻粘膜比其他部位的人体粘膜如胃肠道、口腔及阴道等的通透性更高,药物可以很好地吸收。④给药方便,以喷入方式给药,患者可自行完成。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虽然肿瘤的治疗是世界难题,但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肿瘤患者的体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周期是目前医学界非常关注的,也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反应、延迟性反应和预期性反应三类。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如吩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抗组胺药等。在众多的司琼类中,格拉司琼被证明用于止吐效果的剂量小,副作用小,安全系数大的特点,在临床上深受医患的亲睐。但目前临床上使用该药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和口服制剂,这两种制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注射剂必须在医院经医务人员在特定条件下操作给药,属创伤性给药,患者需忍受一定的痛苦;而口服制剂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且起效慢,给药半小时后才能起效,对于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特别是对已经发生的呕吐治疗与控制作用不大。为了克服注射剂使用不便和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慢等缺陷,开发一种可以在病人感到恶心时能够自行迅速给药以达到控制恶心呕吐的发生的新型药剂,既可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可以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作,并且可以使临床上又增加了一种用药方式的选择,所以开发这样一种新的药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由于癌症化疗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止吐药-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由于癌症化疗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止吐药-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例制成:
盐酸格拉司琼10-20份、羟苯乙酯10-20份、聚氧乙烯-9-月桂醚10-20份、硫代月桂醇5-8份、1,2-丙二醇10-20份、甘油10-15份、纯化水适量、香精适量。
制备方法如下:
(1)取盐酸格拉司琼10-20份、羟苯乙酯10-20份粉碎,过80目筛;置于容量瓶中,加适量纯化水,充分振摇;
(2)向第一步制得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聚氧乙烯-9-月桂醚10-20份、硫代月桂醇5-8份、1,2-丙二醇10-20份、甘油10-15份、香精适量;
(3)加纯化水至刻度,振摇,使溶液混合均匀;
(4)灌装、封口、包装得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香精包括茶籽油香精、柠檬香精、玫瑰香精、薄荷香精等。
本发明所述的为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
本发明所述的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根据普通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来进行。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通过鼻途径实现靶向给药,能够迅速发挥作用,并且给药方便,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②应用喷雾剂给药形式,能够有效的减少胃肠道对药物的分解作用和肝脏首过效应影响,同时也能够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③采用鼻粘膜渗透促进剂新技术,能有效地改善鼻粘膜对处方中药物主要成分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临床研究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萍,未经周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