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4692.7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卓欢;冒晓建;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汽车节能减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汽车主要动力源的柴油机面临空前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表明,柴油机要满足未来排放水平和节能要求必须采用电控技术。其中控制器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件,其不仅指挥柴油机正常运转,而且可以随时监测柴油机和整车的运行状态,将相关信息传送给仪表等设备;同时还具有故障诊断等功能,保证柴油机和整车的安全工作。
现有的柴油机控制器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所有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专用的控制线束与控制器相连接,这样控制器就可以得知柴油机和整车的运行状态,然后经过控制器内部预先开发和设置的控制软件,按照相应的控制策略发出运行控制指令给执行器,控制柴油机的运行。控制器由于柴油机工作的特点,本身在工作时需要对外具有良好的散热、抗震、绝缘、密封、防水,还有电磁兼容等要求。现有的柴油机控制器通用性不强,不能同时用于商用车和乘用车、电控单体泵和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柴油机,而且价格高、用户使用成本大、结构复杂、重量和体积大,不便于布置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柴油机控制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柴油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部电路板、接插件以及大气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的上盖板设于下盖板上,构成后端密封、前端开口的外壳,所述的内部电路板设于外壳内,所述的接插件设于外壳的开口处,该接插件的后端与内部电路板连接,所述的大气压力感应装置设于上盖板的后部。
所述的上盖板与下盖板的接触处设有多个密封槽,该多个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胶。
所述的上盖板的两侧各设有相对称的多个散热肋片。
所述的上盖板两侧的散热肋片呈燕尾状排列。
所述的上盖板的前部设有一适配接插件凸台,该凸台上设有一标签凹槽。
所述的标签凹槽深0.5mm。
所述的上盖板采用铝合金板。
所述的下盖板采用错层式结构。
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美观、重量轻:
1)采用侧置式接插件,控制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采用对称设计原理,布局美观大方;
2)根据控制器接插件和电路板及元器件的特点,对不同部位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优化结构,使得各个部分的尺寸最优,从而降低控制器的重量;
3)上盖板的壳体厚度为2mm;
4)在控制器的上盖板合理设计散热肋片,在保证散热的同时提高控制器的强度;
5)对于控制器上盖板的局部位置采用分层设计的理念,既满足压铸工艺的要求,也降低了控制器的重量;
6)结合控制器内部电路的要求,在控制器的外部设计了具有加强功能的凸台,保证安装螺栓的可靠使用,既提高了控制器的结构强度,也降低了控制器的重量。
2、针对控制器内部电路工作时的散热要求,在控制器的那表面设计了各种贴片式散热平台,在外表面设计了满足散热要求的散热肋片,并采用了对称设计的原理和飞燕式设计方案,既保证散热效果,又时尚动感;同时还考虑到拔模工艺的要求,所有的散热肋片均为契形;
3、控制器采用全密封的结构,外部的水、油等液体不能进入控制器内部,以防止控制电路的损坏;
4、专门设计了大气压力感应装置,该装置设计时考虑了防止液体和灰尘的积聚、机械碰撞等,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5、专门设计了控制器标签平台,保证标签不受到磨损或擦坏;
6、设计人性化的腰形安装孔,便于整机或整车的安装使用;
7、下盖板采用错层式设计方案,以增强结构强度,抵抗外部机械冲击,保护内部电路不受损坏;
8、在下盖板上还设计了下凹式标签平台,既便于保护标签,也有利于增强结构强度;
9、下盖板还根据接插件的特点设计了密封结构,与上盖板、接插件构成密封带,保证液体等不能进入控制器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螺母及其专用空心套筒
- 下一篇:一种自锁抽芯铆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