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天然产物B用于制备抗真菌抗肿瘤产品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4849.6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秦路平;游飞;冯建平;徐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P31/10;A61P35/00;A61P25/28;A23L1/29;A23L1/28;C12Q1/18;A61K36/06;C12R1/725;C12R1/6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31161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天然 产物 用于 制备 真菌 肿瘤 产品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活性天然产物用于制备抗真菌、抗肿瘤及抗血管性老年痴呆产品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提取物——活性天然产物B,即4,6-Dihydroxy-3-methylene-10-propenyl-2-oxa-spiro[4,5]dec-8-ene-1,7-dione,用于制备抗真菌、抗肿瘤及抗血管性老年痴呆产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一)海洋真菌的研究概况
1、概述
海洋微生物以其生存于特殊的生物环境中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几十多年来,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近600个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许多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另有一些化合物显示出了独特的生理活性,如抗老年痴呆。
因此,海洋微生物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微生物——尤其是那些跟海洋动物或海洋植物存在共生或寄生等关系的微生物——能产生结构独特并具强烈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而且海洋微生物繁殖快,可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大规模工业发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们预计,开发新的海洋药物将寄希望于海洋微生物这一新的领域。
2、海洋真菌
海洋真菌(Marine Fungi)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能形成孢子且有真核结构的微生物,是一个既能在海水中繁殖和完成生活史、又能在海水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的真菌类群,又称海水真菌。即:具有真核结构、能形成孢子、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海洋生物(①J.Kohlmeyerand E.Kohlmeyer,Marine Mycology,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②T.W.Johnson,F.K.Sparrow,Fungi in Oceans and Estuaries,J.Cramer,Weinheim,1961)。
海洋真菌通常为菌丝状和多细胞,只有酵母菌在发育阶段中有单细胞出现。营养方式除粘菌为摄食式外,多为吸收式。一些来源于海洋并能在海洋生境中生长与繁殖者,称为专性海洋真菌;另一些来源于陆地或淡水,但能在海洋生境中生长与繁殖者,称为兼性海洋真菌。
它们适应海水的酸碱度,耐高渗透压能力较强,大多数栖于某种基物而生活,例如寄生于海藻和海生动物,或者腐生于浸沉在海水中的木材上;少数自由生活,例如可生长在含盐的湿地和栲树沼泽中。因此,真菌在海洋中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寄主的分布。
研究简史1869年法国M.C.de迪尔约等从海草中首先发现海洋真菌。1934年,F.K.斯帕罗研究了丹麦海域的藻状菌类。1944年,E.S.巴洪和D.H.林德发表研究海洋木生真菌的论文。1961年,T.W.约翰森和F.K.斯帕罗的《海洋与河口真菌》论述了海洋真菌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1978年E.B.G.琼斯主编的《水生真菌学进展》论述了海洋真菌形态、生理和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1979年J.科尔迈尔等的《海洋真菌学-高等真菌》,系统阐述了高等海洋真菌的研究成果。
分类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真菌应独立成界(King-dom mycota)。但对所属门、纲等的划分,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公认的方案。据现有记载,海洋真菌尚不足500种,仅相当于陆地真菌种数(约5万种)的1%。包括丝状高等海洋真菌209种,海洋酵母菌类177种,低等海洋真菌藻状菌类(Phycomycetes)约70种。在高等海洋真菌中,有子囊菌类(Ascomycetes)149种、担子菌类(Basidiomycetes)4种和半知菌类(Deuteromycetes)56种。
海洋真菌可分为海藻寄生菌、木材腐生海水菌和匙孢囊目3类:
①海藻上的寄生种类有根肿菌属、破囊壶菌属、链壶菌属、水霉属、冠孢壳属、隔孢球壳属、球座菌属、近枝链孢属和变孢霉属等;
②常见的木材腐生海水菌有冠孢壳属、海生壳属、木生壳属、桡孢壳属、白冬孢酵母属、拟珊瑚孢属、腐质霉属和无梗孢属等;
③匙孢囊目寄生在红藻上,分解卤素的能力较强。匙孢囊属提供了菌类起源于红藻的证据,有人认为它是海水中木材着生子囊菌的直接祖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